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連署]搶救七星潭,大家做伙來~



主題:搶救七星潭,大家做伙來~
連署網址
 
連署訴求:
連署書正式版已經上傳,請大家至附件檔案一下載。
美麗的七星潭,是花蓮人的回憶,更是所有到花蓮遊憩的朋友必停之地。
你曾經獨自在這片美麗的海灣駐足嗎?
或者背著吉他向七星潭哭訴那個男孩/女孩離開了...
你曾經與親友一同踏著七星潭的浪,丟幾個小石頭歡笑嗎?
或者只是一群人夜宿七星潭,躺在礫石床上傾聽七星潭歌唱...

2009年10月30日,環保署通過花蓮縣政府提案,廢止了七星潭唯一的保護屏障~《86年七星潭風景區開發建設環境影響說書審議公告》。此一動作讓七星潭門戶大開!七星潭沿岸天然景觀生態、遊客及周遭居民安全岌岌可危!

許多在地居民憂心的指出,近幾十年來七星潭海岸線退縮快速,居住安全勘虞。加上考量全球暖化造成海水面上升以及風暴愈來愈強的趨勢,七星潭除加強聚落區海岸護堤外,其它非聚落區惟應強化海岸保安林的防風定砂和防潮功能,土地只應低密度利用,建築線應儘量向內陸退縮,而不是短視觀光開發近利,興建愈來愈大的飯店和渡假村,並要求政府建造愈來愈高海堤,與海爭地,圖私人利益,卻要納稅人買單。

現在,全民連署-搶救七星潭。
我們的訴求:
1.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共享,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2.要求花蓮縣政府看守全民財產,保障全民進出七星潭海岸自由。
3.請花蓮縣政府依資訊公開法公開《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內容,提供全民審查,並撤銷七星潭濱海渡假村開發計畫。

急徵!守護七星潭志工

1.網路連署志工:附件檔案一為連署書(正式版上架),邀請各位關心七星潭的朋友將其列印出來,與周遭親友同事宣傳,並簽名連署支持七星潭,並寄回花蓮信箱(信箱地址近期公佈)
2.街頭連署志工:我們將於11月27-11月29日於舊鐵道商圈進行街頭連署,預計時間為16:00-21:00,請有空的朋友一起加入連署志工的行列,不用三天都有空,只要有心就算只有30分鐘也可以。
3.活動志工:我們打算在七星潭籌備一些活動,時間可能在聖誕節或跨年時,目前都在討論階段,如果有興趣一起參與的話也歡迎加入唷!

報名請將名字、聯絡電話、E-mail資訊寄至lovehualien@gmail.com信箱。
聯絡人電話:蔡中岳 0912521216,江珮瑾 0910951113
備註:
附件檔案一為連署書(正式版上架),邀請各位關心七星潭的朋友將其列印出來與周遭親友同事
宣傳附件檔案二為七星潭危機的詳細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來看唷!
相關連結一是搶救七星潭之協作平台,裡面有詳盡的資訊。
相關連結二是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上關於搶救七星潭的影片(慈濟大學傳播系同學製作)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請給原民們一點尊嚴

進來一連串關於莫拉克災民的後續處置方法
又再度重現了政府一貫對待原民們的態度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棄絕這種傲慢自大的
用漢人中心觀點處理事情

"我把你們當人看……來到城市就要遵守城市的規則……"

然後真正的站在原住民的角度
去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
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
去理解他們真的的需要是什麼
不是好像說
今天我都把房子通通蓋好給你
你自己不接受那我也沒辦法
這是政府的施捨或慈善團體的施捨
或者是告訴你
你住的地方爲了要劃為保護區
或者是已經很危險
所以你不能再住了
然後強制把你遷村
似乎過去的內本鹿事件或者是司馬庫斯的櫸木事件的再現一般
但是原民們不需要這種上對下傲慢的態度
原住民們需要多一點的自主自立!!
在這裡引用狼煙行動聯盟的一段話

土地不是佔有,是生活;土地是呼吸、歷史、生命,也是母親。法律無法定義尊嚴的價值,政權無權否認我們的存在。

所以,一切照程序來就是對的嗎?

以下的連結是 狼煙行動聯盟 對於近來的
重建相關問題的新聞連結整理
請大家在風災過後已經漸漸為人淡忘之時
不要忘記繼續關心後續這些重建問題
因為國家暴力藉著風災的破壞
更快速的在入侵部落文化

另外 11/27 (五) 晚上八點
原住民電視台將有相關節目
討論"劃定特定區域"重建的議題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文化]所謂的多樣性


最近聽聞到一家書店"木心書屋"即將歇業的消息
感到相當的可惜
因為還沒有機會一遊就已經不存在了
這也再次讓人感嘆到所謂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但是撇開這部分不談
我們是否能從這些一一消失的特色書店的現象
去解讀出一些什麼現象?

在此先引用一篇報導
-------------------------------------------------

德國的邊界威脅:廉價書
German Border Threat: Cheap Books
【王麗娟譯】 聯合報 2007-11-17
在美國,連鎖書店已大體上迫使一些社區小書店關門歇業。在德國,條條街道似乎都有大大小小的書店。

德國圖書協會統計,協會會員有4,208家書店。協會估計德國有14,000家出版商。去年德國出版94,716部新書。在人口將近德國四倍的美國,2005年出版約17萬2千部書。 德國的圖書文化是靠一項沿襲已久的作法維繫,也就是凡是書店,包括德國的網路書商,一律須以固定價格販賣圖書。除了舊書、二手書、風漬書,打折在德國即是違法。所有圖書必須賣同一價錢,無論賣點是在網路,或是哥德仍在世時即已在奧芬巴克市營業的史坦因梅茲商店,或是兩大連鎖書店「胡根杜貝爾」、「瑟萊亞」。 這項規定讓一些小而優的出版商得以生存,例如成立四年,一年約出版七到八本文學回憶錄與傳記的布倫柏格出版社。但這些規定也造成書價下跌。去年書價平均下滑0.5%。

現在這個制度已遭到威脅,特別是瑞士的威脅。 在邊界的另一邊,瑞士最近決定准許德文圖書打折銷售。德國圖書業一些人士擔心,這項行動終將逼迫德國跟進,將德國多元且圖書豐富的文化變成和大連鎖店的美國相同。如果你是懷疑論者,可能會把不二價跟德國人力求一致的衝動,還有德國人討厭傳統討價還價的文化聯想在一起。如果你竟然說出這種看法,德國人可能一臉茫然看著你,還會強調圖書在社會的特殊地位。

法蘭克福大型優良出版商蘇坎普出版社的湯瑪斯‧史帕說:「德國始終自認是一個晚成的國家,我們這樣說的意思是,在歷史上,我們很晚才結合成一個國家,而讓我們一直結合在一起的是教育的觀念。圖書與我們的自我認同密不可分。」 不二價制度並非德國獨有。法國本來有,後來廢除,在發現打折傷害小書店後又恢復。但在操德文的圖書世界,這套制度長久以來一直是特殊驕傲的來源,直到瑞士於今春棄守。儘管德國、瑞士出版商與獨立書店強力遊說,瑞士政府還是維持瑞士公平競爭委員會的裁決,推翻不二價法,准許打折賣書。

目前言之過早,但瑞士書價之後有些已上漲。暢銷書打折,使瑞士書店調高其他圖書的售價。 公平競爭委員會主席拉斐爾‧柯拉札說:「一個市場有特殊的規定並不正常。那是聯合行為。德國與瑞士的書店說它立意良善。他們提出的是文化辯解,但我們是處理經濟問題的委員會。他們說,這套制度建立一個更廣大、更深遠的圖書市場,折扣會傷害支持小出版商的小書店,如此一來,市場將減少出書,重點更集中於暢銷書。」

伊利莎白‧魯吉的語氣充滿恐懼。她經營的柏林出版社是作家理查‧福特的出版商,在德國銷售突破百萬冊的最新一集《哈利彼特》英文版也由他們出版。她的業務代表每年三度造訪德國的2,600家獨立書店。她說,使她感到不安的不光是瑞士市場,尤其是德國連鎖書店的成長。 她解釋道:「這裡的小型文學書店會賣我們的書與其他文學書籍。連鎖店連我們的業務代表都不見。

-------------------------------------------------

德國與法國由於不二書價的傳統
以及規定不得由出版者直接販售給消費者
(因為會造成通路與出版商的成本不對等)
使得德國擁有一年得以出版9萬多本書的文化力
(這種軟實力不正是馬總統於選前所主打的政策嗎?)
回頭我們來檢視一下台灣
在出版業以及網路書店,連鎖書店普遍削價競爭
所形成的,台灣的文化實力

手邊查到的是2004年的資料
台灣於該年共有39,713種書籍出版
乍看之下雖然很多
但是其實這是ISBN的登記資料
ISBN該如何登記呢?
其實只要上報到國家圖書館
您有出版品都可以納入ISBN的系統中
所以我們比對一下實際上可以在讀者市場流通
被廣泛看見的書籍數量

金石堂資料庫 23,195

另一個資料則是書籍/出版社比

     新書筆數 出版單位數 平均出書量
全國   39,713種  3,794家   10.5種
店銷市場 23,195種   992家   23.4種

在這邊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台灣的出版量其實是一種假象
他其實並不足以反映真實的文化情況
以上資料引用自 老貓學出版 部落格的 2004年台灣新書市場初探
該文章中有相當精闢的剖析
雖然德國的出版量乍看下是只有台灣的一倍多
但是其出版社卻有一萬四千多家之譜
故其種類的多元並非我們所能及的
並且在前文報導中提到
其實不二價會讓書籍的價格下降
那是因為其實出版端在進行折扣時
也將折扣的部分一併計算進成本內了
(編按:商人怎麼可能傻傻的被消費者佔便宜呢.....)
所以不二書價除了可以維持小型書店就
還有小型出版商的競爭力之外
(如此一來再冷僻的書類也不因出版量
而必須面臨市場競爭,從而可以有各類專門書籍的出版
德國甚至有出版社專門只出版研究歌德的書籍)
並且也讓消費者得利 書價下跌
想想看 你不需要每次買書時斤斤計較貨比三家
而且可能只要在你家轉角的社區型書店
就可以買到跟市區連鎖書店一樣折扣的書
何樂而不為

於是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
看看這一年來國內各場館所舉辦的大展好了
有皮克斯,有米勒,有梵谷,有蔡國強
並非我們不需要這些國際大師
而是當我們花大錢消費這些外國文化時
台灣自身的文化在哪裡?
是被壓抑了呢?還是也被抑注了同等的資源?
花博會的經費如此多
假設將這些經費抑注到這些
掙扎於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書店
或者是苦於經費而無法開拍的本土電影
或者是窮於找贊助商的年輕藝術家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文化力?
這些現象並不是只攸關民眾自己的選擇而已
有時更大的決定因素是來自於背後的政策或媒體
想想看一個書籍不二價政策就可以影響如此深遠
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有健康一點的文化政策?
(目前政府狂推的文化創意產業
主導的跨部會比例最大的卻是經濟部?!.......)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轉貼]Re: [心得] 是誰對不起誰 文章來自PTT版友Iser1ohn

商學院的學生,如果要轉行,其實也不難,因為他們有唸書
大學生的學歷和知識可以讓他們轉業,也有公司願意要他們

醫生沒出啥問題的話,大概可以幹一輩子

而且你說了一堆,你都沒有講到,這些人要轉業並不困難
當你拿著大學學歷,而且實際上也有大學能力離開校園的時候,你就比很多人都還要強了

但是球員並沒有這種能力,這點很重要
他們的前半生就在棒球這條路上直奔,除了棒球以外,幾乎是連常識也沒有的人

好了,你知道CPBL的球員平均壽命是多少嗎?
答案是4.6 年,這還是混合起來的數據,在某些球隊會更短
我記得有人說過在之前大洗牌過後應該是更短,不過我們還是用比較長的數據來說好了

4.6 年,你用20年的人生投入的行業只能讓你賺4.6 年,之後請去賣便當、賣蔥油餅
而且你也不一定能賣成功,請問一下,現在有賺錢的機會來了,你覺得?

轉行成功的球員畢竟是少數
過去離開球場的人這麼多,誰真的像黃平洋一樣便當開到有連鎖店?

一代名投黃廣琪,最後在台中醫藥學院附近賣蔥油餅
(這是我聽到的最新消息,也是幾年前了,還有人說他去蘇州賣鴨蛋了……)
悲情左投陳明德,輾轉做過好幾個工作,最近聽說在台東教女壘
二壘強打羅世幸,聽說在鋪馬路……其實還有更多、更多的名字

不是每個人都跟陳智源一樣,離開球場以後可以念到博士
陳智源也算是比較早離開的例子了,他青棒時期就離開球場,專心念書
那,打到成棒的那些人呢?

只要賺正當錢,其實都不可恥,其實都值得尊重,但是現實是能賺多少,能做多久?

我要說,放水本來就不可原諒,沒有人說放水可以原諒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情境因素造成的惡果

只怪罪球員,覺得他們人品低劣,也不是所有問題的最終解答
當我們的體育教育這麼畸形的時候,我們活該得到一群怪物

把一群選手湊起來,每天練球練球,這些球員除了練球、打球以外什麼都不會
功課?不重要,品德教育?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贏球

日本甲子園選手如果打架、抽煙會被處以重罰,不只是個人無法出賽,球隊也要停賽
那我們給了選手什麼樣的教育?

在這種教育下得到這種結果,難道讓人感到意外嗎?

廖老會長謂:球員小時候都照顧的好好的,怎麼出了社會就變成那樣
我得說,他們根本就沒有照顧好,變成這樣,還不是你們搞的

如果我們從小有把選手教好,今天會變成這樣嗎?
如果我們重視球員品德更勝球技,今天會變成這樣嗎?

我們的棒球一直追逐著贏球,我們集中一堆精英訓練,整天就是要他們打球
三級棒球人數不夠多的台灣,能夠在亞洲大放異彩,就是靠著這樣的方式
但是也註定我們會因為這樣的方式自食苦果

有一個人這麼說:「如果這些球員小時候功課會好,那他們就沒得打球了」
或許事實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活該有放水的職棒

因為台灣的國球從來就不是棒球,台灣愛棒球的人太少了

我們的價值觀崇尚坐在辦公室裡面吹冷氣辦公賺錢,所以功課好的人都要去念大學
念大學不為知識、不為研究,只為賺大錢

台灣人喜歡教訓小孩:你若不好好讀書,長大就是做黑手!做苦工!
言下之意,就是做黑手、做苦工是低賤的行業,當我們的教育是這樣子的時候
到底什麼樣的人去打球,而我們又給他們什麼樣的教育是顯而易見的

撇開情境因素,直接怪罪球員是很容易,但是這解決了問題嗎?
把放水球員都殺光,聯盟解散,我們就會得到好的棒球……這種想法很直觀,但不對

我們的問題是在整體社會風氣上,在整個三級棒球上
如果下面的狀況不改變,再過一百年,我們還是照樣會看到放水球

相信人性,但是不要考驗人性,同時還要記得伊拉姆斯的名言:
「人不是生而為人,而是教養之後始為人」

我們給小球員什麼樣的教育,我們就會得到怎麼樣的職棒球員
當一個職棒圈放水連連的時候,只怪球員把持不住,有意義嗎?

最後要再強調一次,沒有人說放水可以原諒,放水原本就不可原諒
不管外在因素如何,最後下決定的,仍然是自己

在Kingdom of Heaven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A king may move a man, a father may claim a son. But remember that, even when
those who move you be kings or men of power, your soul is in your keeping
alone. When you stand before God you cannot say "but I was told by others to
do thus" or that "virtue was not convinient at the time." This will not
suffice. Remember that.

最後下決定的,還是球員自己,所以一切都無可推諉
放水本來就該死,就是該死,沒什麼好說的

但,沒有人該負起100%的責任
責任是在這個結構之下,每個人都要扛的

不需要負起100%的責任不是替球員推卸責任,而是要強調,每個人都有責任
如果說這100%的責任重量是1000,那造成這個結構的每個人都該扛這1000
而不是說,把1000推給球員,然後說「就是你沒把持好,你該死」,問題就結束了

問題沒有結束,才正要開始
我們一直撇開頭當作沒看到的那些東西,張牙舞爪著朝我們襲來

就像全球增溫一樣,就像土石流一樣
不是找幾個戰犯出來槍斃,問題就結束了,問題不會結束
只要這個結構一直存在,問題永遠也不會結束的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爲什麼要秋鬥?弱勢者們大團結!!!


「現在請『野蠻心足』的文魯彬發言」前新海瓦斯工會常務理事林子文在行政院前「秋鬥再起」的記者會上,如此介紹著;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文魯彬笑嘻嘻地拿起麥克風,指著行政院說「那是『野蠻政府』,我們是『蠻野心足』」。

這是11/19上午,2009秋鬥在行政院前舉行記者會的一個小插曲,好多不同領域的受壓迫者都來了,面對「迫遷」議題的三鶯、撒烏瓦知、崁津部落來了,在崁津部落還碰上了水利署計劃在大漢溪興建攔河堰,將造成水位上升的危機;台灣農村陣線來了,目前《農村再生條例》沒有明確的進展,但是政府一意興建高污染的工業區,造成良田遭到破壞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青年樂生聯盟來了,在院區被破壞得體無完膚之後,樂生院民連一條進出的路都求不到。

在今年「同志大遊行」之際出現的新興起的性權力量All May Gay來了,表達邊緣性傾向者不是只有一年一次大遊行才能上街頭的反歧視希望;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來了,要為台灣1萬8千位感染者要尊嚴;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質疑NCC最近打算放寬政黨經營媒體和置入性行銷規定的作法,是讓媒體繼續沈淪。

當然,「秋鬥」的主角和中堅是工人,趕著下一場「1213移工大遊行」記者會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帶著目前接受庇護中的移工來了,「秋鬥外勞從沒有缺席過」,TIWA理事長顧玉玲說;工傷協會張隆榮指出了在現在勞保、健保體系下,工傷者沒有受到妥善保障的問題;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蔣萬金也提出「勞動派遣」以及「《工會法》修法造成行政權擴張」兩大問題,希望「工會要自主、政府少干預」。

蔣萬金說,「我們不能只在自己的小團體看到自己,我們要出去看一看別人」,這點出了自2005年以來,已經4年沒有走出來的「2009秋鬥」的重大意義,綠黨潘翰聲還特別感謝政府和最大在野黨,在許許多多議題上與大家越來越遠,「他們離我們越遠,就讓我們越靠越近。」自從1988年 1112「二法一案」大遊行到今天,「秋鬥」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的賴香伶認為「這20年我們沒有白走,有這麼多人現在還在這裡。」同時,賴香伶也期許更多「7年級」的年輕人能夠接下社運的棒,「未來的20年要靠你們了。」她說。

在今年秋鬥中,扮演重要連繫角色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的陳信行以「弱勢者大集結」定位這一次的行動,「在這裡有各種不同的面孔、我們從不同的地方出發,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到馬英九,而我們面對的是同一群人,而我們也知道,除非我們自己站出來,走自己的路、才能創造出自己的願景

看著來自都原部落的朋友們,文魯彬說,現在一切的資源都給財團壟斷了,連空氣都被台塑壟斷,最近又聽到原住民「還我土地」的呼聲,文魯彬全力支持原住民團體的訴求,「最懂永續的是我們原住民朋友」。「弱勢」也許是對這裡所有的人暫時的一個代名詞,但是當所有的人都站出來、開始彼此了解和信任的時候,就是讓「弱勢」消失的那一刻。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8512

[轉貼]「創作者職業工會」創作者 組工會 要保障

「創作者職業工會」加入1122〈日〉 秋鬥再起,即刻報名!

1031後,「創作者職業工會」籌委會尚未能見到勞委會主管,為增加對政府的壓力,也為了擴大社會對創作者問題的關心,籌委會決定參加「1122秋鬥再起」,與其他社運團體一起走上街!
我們向大會提供了一頭火牛〈在郭弘坤、小武鼎力相助下已經製作完成〉,各團體的訴求〈寫在紅紙上〉,由火牛一個點一個點接龍起來,牛尾的火大會越接越長,在中正一分局的抗議點,當我上台請大家發聲鼓譟,請參加「創作者職業工會」這次上街的全體朋友,會同其他訴求團體〈每團體責派五至六人,共約三十人〉,把牛尾上匯集的紅紙〈訴求火〉一起朝行政院方向射發。

遊行中,「創作者職業工會」籌委會請諸位協助高舉1031所用 創作者 組工會 要保障 黃底黑字標語 ,護牛前進,一路拉起越來越長的牛尾。

附件是秋鬥的文宣,秋鬥路線由行政院原委會→勞委會→衛生署→中正一分局〈行政院對面〉→凱道〈總統府前〉,集合時間:11/22 12:00 行政院原委會〈重慶北路二段172號 保安重慶路口 近雙連捷運站〉,預計四點抵達凱道。

要參加這次上街的朋友即刻報名:「創作者職業工會」籌備會 湯皇珍 0937-046991、Alison 0921-891385、朱維立 0981-238732、曹盛淵 0983-803 909

[秋鬥再起]消滅政商壟斷 實現社會正義

2009年11月22日(日) 敬邀各團體一同鬥陣,對政府嗆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8509
我們正面臨一個退步的台灣,過去的社會運動所提倡的︰經濟平等、政治民主、環境正義、尊重多元、保障人權等理想,正在被保守的政治經濟力量摧毀。貧富差距拉大、勞工難以穩定就業、生態持續遭受破壞、農民失去土地、都市原住民與樂生院民被迫遷移、性少數被污名化、新移民仍舊在充滿歧視的環境中艱苦生存。但國家卻向資本靠攏,國營企業的私有化、規避監督的BOT、過度的產業獎勵、虛偽的稅改政策等,體現了官資一體的結構。

人民的抵抗也被箝制了︰媒體只會八卦、學術異議被狹隘的評鑑捆綁、上街頭的基本權利,被愈修愈惡的集遊法與落伍的司法體系所壓制。雖然,人民的抵抗不曾消失,卻因缺乏連結而被個別擊破。

因此,我們要發起「秋鬥再起」鬥陣運動,以恢復進步社運的團結;因為,社運除了團結之外,無法個別對抗資本和國家聯合的政商綜合體與保守力量。

在過去,從1988年開始的秋鬥,是以工運為核心的抗爭,創造了一個自主工運的平台,形塑了工運在政治上的鬥爭歷史;在今日,「秋鬥再起」除了要延續其推動社會進步與民主抵抗的傳統,更期待成為各社運的聯合陣線,和抵抗壓迫的前鋒。

這個週日,11月22日,我們共同發起的「秋鬥再起」行動,預計以各社運為主體,個別在不同定點集結與倡議,藉由繞境,將各議題與團體串連起來,鬥陣發聲。誠摯邀請各位社運的同志鬥陣相挺。



★秋鬥路線規劃


★鬥陣團體:


河岸部落守護家園聯盟(撒烏瓦知部落、三鶯部落自救會、坎津部落自救會)、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創作者職業工會籌備會、自主工聯、大眾傳播業工會聯合會、北市產總、台灣區倉儲運輸工會聯合會、工傷協會、新海瓦斯工會、工委會、基層勞動家長協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日日春協會、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灣農村陣線、蠻野心足、全球綠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行動網、反彰化火力發電廠聯盟、彰化縣環保聯盟、基隆市失業勞工保護協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青年樂生聯盟、樂生保留自救會/IDEA Taiwan、黑手那卡西、All My GAY、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南洋台灣姊妹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世新社發所


歡迎大家攜帶歷年抗爭遊行文宣、布條、道具熱烈參與
新聞連絡人:賴香伶(火盟) 0935-452410 陳信行(世新社發所) 0918-531311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花博的真相

政府耗鉅款打造的花繪博覽會
號稱2010年台灣最大文化盛事
那麼事實呢??
我們真需要這種消耗經費式的大拜拜??
先不論這些錢是否真需要花或展覽效益
在這之前這整個過程就相當的諷刺

先來看看花博的理念吧
(以下取自花博官網)


舉行理念
文明的發展,讓人類從自然與文明對立的景況,逐漸轉而追求自然與文明的和諧共生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基本設計概念就是源於上述的前提,將人類的基本元素與追求幸福感的本能延伸出無限想像,以創造未來無盡的可能性。
基於三大設計理念,「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延伸出園區建設的想像,帶來各項屬於綠色園藝的精采可能性。

理念一:表現園藝、科技與環保之技術精華
理念二:達成減碳排放3R(Reduce, Reuse, Recycle)之環保目標
理念三:結合文化與藝術之綠色生活




.

.

.

.

.

......有嗎???



讓我們看看今天的新聞(聯合報喔,在這裡絕無政黨色彩護航之嫌)

---------------------------------------------------------------

花博移樹 逾百棵死亡【聯合報╱記者黃驛淵/台北報導】

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明年登場,台北市政府去年11月中開始,自花博會場新生公園及美術公園陸續移走1000多棵樹木。但台北市議員李文英調查發現,目前已有上百棵樹木枯死。她批評,市府為了花博種花移樹,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李文英統計,目前共有101棵樹木枯死。其中美術公園的「龍柏」移至公館水源苗圃,23棵死了19棵,不到兩成存活。另外自新生、美術公園移走的艷紫荊枯死17棵,櫻花枯死27棵,銀海棗死了4株,茄冬樹也有7株枯死,尚有其他樹木枯死。
「根本是不折不扣的樹木殺手!」李文英批評,市府不是標榜節能減碳跟環保主義嗎?但卻一邊迎接花博,一邊粗暴移樹。

市府公園處圓山所主任楊淑惠坦言的確死了101棵樹木,但有些樹木遷移前就奄奄一息(編按:奄奄一息要不是人類破壞造成的,好好一棵樹會自己在那邊奄奄一息嗎?)移動時難免會死亡。「我們絕對是盡最大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楊淑惠表示,1000多棵樹木大部分都移往北市26處公園內安置。移樹前也非魯莽行事,都會先評估(編按:可見評估的很失敗,存活率不到兩成。)

李文英說,公園處的公文只註明「未來樹木移植數量目前尚無法估算,因均係配合工程實際需求才辦理移植工作」,施工廠商更只提供10頁「樹木移植施工計畫」,完全沒依不同樹種規範移植季節。市府花錢辦花博卻即興式移樹、監督不力,如何提昇城市美學?
李文英也批評,市府移樹的數量也一再修正,一開始是1168棵,後來社區民眾反彈後,才減為1119棵,但近期又要增加數目。
楊淑惠表示,目前計畫移置的樹木有1183棵,但部分樹木是在花博會場區內移動,而非移往他處。
楊淑惠指出,移樹都會做好相關措施,包括移樹前會先將樹木斷根、包存,待樹木長出鬚根,再包紮、移到定位;移樹過程中避免水份蒸散,也會修枝,噴灑花根劑,移至定位後,再用3根支架固定。 (編按:如果相關措施只有這種粗糙的技術層面的,而未包括個別樹齡樹種,季節合宜性甚至對移栽地的調查,甚至是對該區域的考察,那相關專業單位是否有嚴重失職之嫌??或者是認為植物不會抗議所以可以便宜行事??)

-------------------------------------------------------



恐怕官網裡面的理念
最後這點才是花博紛紛擾擾的問題所在吧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展期共6個月,預計可吸引600萬以上之參觀人潮,初步估算花博會的直接經濟效益達26億元,其間接經濟效益88億元,包含稅收效益6億元、觀光休閒效益72億元及花卉產業產值提昇10億元等效益,預估總經濟效益將超過110億元。



所以爲了這些錢
我們大可把原本淨化都市空氣的肺--老樹通通砍掉
酒泉街一帶的老住戶趕走
原本是市民公共生活空間的公園可以封起來一兩年大興土木
而大家都是為了所謂美好的未來?
更遑論這中間有多少浪費稅金之嫌?
台北市民你爲什麼不生氣啊


最後附上公視公民記者的影像


文字說明連結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4882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推薦] 248農學市集



這是一個推廣在地,無毒以及互信的好地方
人類因為資本式的貨物流動
造成了今天的商品快速流通--甚至是跨國界的
但也漸漸的剝除了最原本的
人與土地的連結--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的來源
以及那份因為今天的距離感和疏離而消失的
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和責任感--就僅僅就"吃"這件事情而言

這裡沒有太多大道理
只是要讓大家吃的健康!(以最近的議題來說很實際吧)
推薦大家上他們的網站逛逛以及實地走訪,如果就在你家附近的話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快報]球迷凍未條大遊行時間異動

《上街頭、救棒球》
~讓球迷的聲音說出來、推動棒球國是會議~

一、時間:2009年11月29(日)1200~1700
二、地點:自中正紀念堂至凱達格蘭大道

詳細內容請參月前文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轉貼]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作者:Gene Ng(「The Sky of Gene」部落格格主)

這篇文章的作者簡述了關於狂牛症相關來龍去脈
內容相當淺顯易懂
也請大家舉手之勞
在了解了以下的真相之後
也許可以支持即將推動的反美國牛聯署
拒絕美國牛 請填寫消基會連署 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211.aspx?id=170
下載完表格 "請寄回"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0樓之2 消基會企劃部收

--------------------------------------------------

最近有朋友在「非死不可」指稱美國牛肉是被妖魔化,降太超過了。我想說的是,美國牛肉被妖魔化,的確是太超過了!可是妖魔化美國牛肉的,不是台灣媒體和醫界,也非消基會,而是美國!這次亂舞的群魔,是美國人!

怎麼說呢?美國牛肉,其實一點不簡單。美國牛肉不再只是牛肉,要從兩個方向來看:第一、美國牛肉不是正常的食物!第二、美國牛肉背後牽扯一堆美國國內的商業和政治利益!

我堅決認為開放美國牛內臟入口是不當政策,部分理由可參考拙文〈請用您的行動,拒吃美國牛肉!!!〉,我在這裡要再說明為何美國病牛肉是如何讓美國人給自個妖魔化的。

首先,怎麼說美國牛肉不是正常的食物呢?我要把寫過好幾次的資料再覆述一遍:

牛原本是吃草的,歐美國家為了降低飼養成本,一些摻雜抗生素、激素、化肥、殺蟲劑的蛋白質添加劑加入以玉米為主的飼料中,並且還普遍將肉和骨頭的混合物(肉骨粉)加入飼料。先前一直認為是對患病牛的遺體處理出現問題,因此藉由牛吃牛隻肉骨粉的方式,使疾病在健康牛群中傳播開來。

強迫牛隻去吃食不正常的食物,讓素食的動物食葷而感染朊毒體(prion),才鬧出這種嚴重的公衛問題。美國牛多少都吃肉骨粉,不見得都是牛的肉骨粉,可是朊毒體本來就會跨物種傳染。肉骨粉的經濟效益很高,以美國的資本主義至上的運作方式,是很難禁的!

牛的胃液和人類的不同,不是酸性的,而是中性的。強迫餵食玉米後,牛會得胃漲氣胃潰瘍,所以其實是病奄奄的。沒錯,美國牛肉絕大部分是病牛的肉!為了治療病牛,就得大量使用抗生素,又造成了抗抗生素的病菌泛濫。更甭提為了治療病牛而使用的一堆獸醫用藥,美國病牛肉就是藥罐子的產品啦。

玉米飼養出來的美國病牛肉,不僅脂肪含量高到異常,脂肪組成更不利心血管健康。正常的肌肉是不會均勻地分佈脂肪的,那些乍吃之下美味的牛肉,其實都是變質、畸型、異常的肌肉。美國人的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節節上升,很大部分是國民的飲食習慣造成,例如吃了太多不健康的美國病牛肉。

美國病牛肉都很不健康了,更甭提毒素集中的內臟。美國病牛吃下去的一堆人工添加劑和藥,誰曉得會在內臟代謝成什麼鳥毒素再累積起來。美國人自己不吃病牛雜,所以他們根本不必關心、研究和探討美國病牛雜有多毒,反正統統賣去亞洲啦!

這一切在美國暴發狂牛病疫情前,可能都還不打緊。美國發現狂牛症病例後沒多久,就開放美國病牛肉進口,已經是非常無奈的事(可是畢竟肉感染朊毒體的機率的確不高),現在連朊毒體最容易集中的內臟也進來了,才真的是太超過了!

有人會爭論道,並非所有美國牛都吃葷吧?是的,的確有純吃草的美國牛,可是吃草的牛需要更多土地和生長時間,成本很高,所以在美國,草食牛的牛肉,是在高級超市裡賣的,比吃葷的牛肉貴好幾倍,連美國內銷都不夠,美國外銷的都是吃葷的牛肉啦!

再者,美國牛肉背後牽扯一堆美國國內的商業和政治利益!美國病牛肉,並不單單是肉類而已!美國病牛肉油花豐富,可是其脂肪不僅是對健康極為有害的脂肪,還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人工石化產品!

怎麼說呢?一切要從玉米談起。

美國牛吃玉米,而玉米在美國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玉米背後涉及了龐大的石化工業、機械工業、農業、生技公司、食品加工業、醫療業、保險業以及政客的利益。大量種植玉米的美國中西部,也是美國最保守的地區,他們就是蠻橫霸道無能的美國共和黨的死忠支持者!

來仔細談談美國牛被迫喂食的玉米吧!玉米基本上是最容易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這也就是為何美國決定大量種植。玉米雖然能密集地種植,可是卻也需要大量的氮肥。氮雖然是空氣主要組成成份,可是人工固氮需要耗費大量石油!

為了讓美國的玉米田裡能旺盛地長出源源不絕的玉米,並且讓石化工業能夠從中獲益,美國就得到處去爭奪石油!所以說誇張一點,美國鮮嫩多汁的牛肉裡粉紅色的牛血,其實就是十幾萬無辜伊拉克人民的鮮血!

我常常跟朋友說,美國其實並沒有農業,就一定會被取笑。可是美國真的沒有農業,因為美國農民常常無法決定他們種的作物的品種,更甭提自行去改良。美國農民充其量,是石化和生技公司雇用的工人,他們把農田當作工廠一成不變地操作大量農業器具,和工人其實沒兩樣,所以算是工業。

美國農民種植的玉米種子,是向生技公司如孟山都(Monsanto)等大量高價買來的。後者巧妙地利用遺傳學上的混種優勢(heterosis)來變相強迫農民只能向他們高價購買種子。生技公司賣的種子,是兩個純品系的第一代。因為混種種子的第二代會變得很貧弱,所以農民是無法把收成的種子拿去種植的,除非他們想虧到死!好吧,生技公司得益了!

密集地種植玉米,就得機械化,所以五湖區的機械工業也得益了!耗費大量能源和機械化設備把玉米拿去製成玉米糖漿(熱貼編按:跟玉米糖漿這種化學食品不熟嗎?可口可樂總知道吧!可口可樂的主成分之一就是玉米糖漿),然後用在所有加工食品讓美國人肥到死的食品加工業當然也得益了(石化和機械工業又再爽到了)!美國人吃太多玉米糖漿和病牛肉所以得了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文明病,醫療業和保險業也間接得益了!

好吧,石化工業、機械工業、農業、畜牧業、生技公司、食品加工業、醫療業和保險業加起來的金錢和選票夠可怕了吧?這就是為何美國政府拚了老命,被外國人痛罵蠻橫、霸道、無理、沒良心,也要用自由貿易為藉口,強迫把病牛肉和病牛雜賣到其他國家!然後他們再把賺來的錢去中東購買石油來造成全球暖化,中東國家再把賺來的美金資助恐怖份子作亂……

看來美國病牛肉真是個邪惡的東西啊,算是一種妖魔吧?好吧,一切問題都來自玉米,那為何挑單挑牛肉下手?雞和豬也可喂食玉米啊?雞和豬是雜食性的,喂食玉米根本沒有問題。牛的換肉率比雞和豬差,七公斤飼料換一公斤牛肉,可是五公斤飼料換一公斤豬肉,而三公斤飼料可換一公斤雞肉。

生產牛肉其實就經濟效益來說,是最不划算的。不過,正是因為牛的換肉率差,需要喂食更多玉米,不僅畜牧業得益,上遊的石化工業、機械工業、農業、生技公司等可以刮分到的利益也更多!可是從中產生的溫室氣體也更多!

好吧,把美國病牛肉妖魔化的過程揭示了,再談談開放美國病牛雜進口的其他後遺症吧!

開放美國病牛雜入口了,人民還是可以選擇不吃吧?有這麼簡單嗎?有人可能會指說,愛吃的人自己去吃,要吃就要自己承擔風險。不過開放美國病牛雜進口,就算要選擇不吃美國病牛雜,卻其實無形中也剥奪了不少食客安心吃食紐澳和本土牛肉牛雜的自由。

台灣政府美國雖然口口聲聲指稱會做好控管,可是台灣之前開放美國病牛肉進口卻又禁止,就是因為驗出牛骨混入牛肉內,這早說明了美國的控管有重大疏失。

現在如果禁止美國病牛雜進口,愛吃牛雜的人去小吃店吃牛雜,他們可以保證不會吃到有問題的牛雜,如果開放美國病牛雜進口了,就很難保證店家不去用美國病牛雜;而且就算店家不肯用,也難保證供應的廠商不用;就算廠商打包票,也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他們老實。因此,美國病牛雜入口了,不啻也剝奪了牛雜饕客安心吃牛雜的自由!

同樣的道理,我去小吃店吃牛肉麵,也很難保證我不會不小心吃到美國病牛肉,所以我乾脆選擇不吃,那我吃牛肉麵的自由是否也被剝奪了?!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美國人不吃病牛雜,所以傾銷到嗜吃牛雜的亞洲,是不公不義的!或許有人也會說,歐盟對美國病牛肉牛雜,可是全面開放進口的啊?

是的,歐盟對美國病牛肉牛雜是全面開放,可是難道歐盟放的屁就是香的?歐盟不禁是他們家的事,因為他們也是妖魔化牛肉的共犯!歐盟國家也是喂牛吃食肉骨粉的始作俑者!

台灣的反應算是很理性的而且太輕微了。像韓國,總統李明博單單為開放美國病牛肉進口一事,民調就從七成掉到兩成,更甭提一堆街頭遊行示威和暴力抗爭。


熱貼編按:大家可以看一看韓國人是如何對美國牛作出回應
更何況我們簽署的條件還比他們差


是的,就算吃食美國病牛雜,感染朊毒體的機率還是非常小,不過您想拿家人朋友和後代子孫的命來賭嗎?好吧,假設現在有人拿槍指就您的頭問您,含2.5 ppm三聚氰胺的一公升中國牛奶和含2.5 ppb(千分之一ppm)朊毒體的一百克美國牛肉,要選哪一個來吃下去?我可以百分之百保證您選前者會比較安全。

最後,我想問問,瞭解了狀況後,您放心讓您的子女和家人吃美國病牛肉牛雜了嗎?

--------------------------------------


◆延伸閱讀:
facebook∣抗議美牛入台政策小組
不吃美國牛肉的17個理由(施威全)
全面開放美國牛肉進口? 各界相關回應
《我們來抗議吧》:從網路走到街頭的韓國市民抗爭(Summer)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關於農業未來問題的講座



【書迷講座】
邀請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講者對談,陪你一起探討事實真相。
主策劃:發言權出版社 協力策劃:破周報、旺報
講座主題:我們把三農問題擺哪裡?—由兩岸農民問題談起
由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小崗村的故事》兩本書裡所談到的中國農民問題、農業制度、農村現象,反觀中國以及台灣等國現有的具爭議的農法政策、農村環境的惡劣、農民越形窮困的問題,例如:小崗村的分田到戶(小農整合)的制度,是否真正適用於中國?台灣現有的狀況又是如何呢?以此探討三農的現實困境、未來可能演變的局勢以及可因應的對策。

△ 北部場 11/8 (日) 2:00-3:30 pm
台北金石堂信義店(台北市信義路二段196號5F)
主持人:黃孫權 (破報總編輯)
主講人: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吳東傑(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
合辦單位:破周報

△ 南部場 11/14 (六 ) 2:00-3:30 pm
高雄金石堂夢時代店(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789號B1)
主持人:張鐵志(旺報文化副刊組主任)
主講人: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合辦單位:旺報

【書迷講座 ─ 中國北京場】10/31 (六)3:00-5:0 pm。
中国政法大学(北三环蓟门桥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可乘16、21、运通103、304、375、387、392、438、490、498、604、632、650、693、743路车在蓟门桥南站下车)
主辦單位:“燕山大讲堂”
主講人:
陈桂棣(一级作家,《中国农民调查》《小岗村的故事》作者)
春 桃(《中国农民调查》《小岗村的故事》作者)
資訊來源:http://view.news.qq.com/a/20091021/000028.htm

[轉載]【球迷凍未條行動聯盟】

【球迷凍未條行動聯盟】
我們凍未條了,你勒?

假球事件一再發生,你我明明都知道問題在哪,裡而你我仍選擇沉默跟忍耐…
可能明年,我們將再也沒有自己的職棒,你忍得住?
可能十年之後,連國外職棒也不再有我們的球員,你忍得住?
可能二十年之後,少年們的夢想永遠不再有棒球,你忍得住?
可能五十年之後,這個島上再沒有一個人會流下奔馳的汗水,你忍得住?
……如果上面的「可能」都變成現實,你將痛悔此刻你竟然還容忍。

有群人現在就「凍未條」了,他們決定團結起來,為了捍衛自己所愛的運動,

《上街頭、救棒球》~讓球迷的聲音說出來、推動棒球國是會議~

一、時間:2009年11月22(日)
二、地點:自由廣場
三、口號與訴求:

<<政府端出來>>追查到底,支持檢調上山打老虎政府作莊,放寬運彩台職投注限制正本清源,杜絕黑手伸入三級棒球
<<聯盟硬起來>>健全聯盟功能,擺脫領隊會議擴充安護組織,落實安全防護
<<球團做出來>>球員涉及放水,球團罰款千萬訊息透明公開,嚴禁默契封殺
<<球員站起來>>自清,簽署道德合約團結,保障自身權益

四、人力募集如果您有心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為棒球發聲,歡迎您。可依照您的時間跟專長加入下列各組。

<事前籌備部分>
秘書部:募集有能力以及意願協助聯盟進行所有文書、影音資料彙整以及人事管理工作的朋友
活動部:募集有企劃、執行活動能力,可以參與聯盟發起活動的朋友。
媒體部:徵求寫手、媒體關係、公共關係高手加入,協助撰文、新聞稿等文章撰述以媒體關係保持進退應對。
文宣部:徵求美工高手以及平面、電子攝影人員協助聯盟的所有活動紀錄及文宣品設計。
<遊行現場部分>
秩序組:徵求遊行當日可以參加的朋友協助維持活動秩序。
舞台組:徵求有舞台控管經驗的朋友,協助舞台活動的執行以及掌控流程。
網路宣傳組:基本上這個組別歡迎所有朋友加入,協助散佈活動消息。
媒體組:由組織媒體部人力支援。

五、聯絡方式
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basebaLLLive
信箱 basebaLLLivetbaa@gmail.com

【電子連署回條】
如果您願意支持【球迷凍未條行動聯盟】的主張,參與連署,請將您的姓名、參與遊行以及參與我們整個活動的的意願以標題「挖馬凍未條啦─我要表達對棒球的熱愛」寄到:baseballlivetbaa@gmail.com 信箱。
【球迷凍未條行動聯盟】會彙整您的意見,向政府、球團、聯盟以及球員發聲。為方便作業,還請回信內容盡量符合下列格式。
==
#姓名:
#是否願意參與遊行(是/否):
#是否願意參與幫忙活動運作(是/否):
#想要參與的組別:#聯絡方式:
#想要表達的意見:
==
【球迷凍未條行動聯盟】保證,絕對不會將回函中的個人資料,用於本次活動以外的目的
ps. 今後我們的公開文統一抬頭為【球迷凍未條行動聯盟】,皆歡迎無斷轉載。
發起人 余宗鳴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轉貼]《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小說試閱心得:課本保證沒教,最真實的中國農村

文章來源:啊~梅子嗑戲劇

《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

【作者】 陳桂棣/ 春桃
【出版社】發言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5日

這是我第一本接觸中國報導文學的作品,這也是我第一次閱讀「中國禁書」。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史稱「中國改革第一村」,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深夜,小崗村內的18位農民冒著生命危險,硬是帶起了與中央政策不同的「包幹到戶」,按下了手印,短短一年,就獲得空前的大豐收,然而這樣的「改革」,卻湧入全國各地的批判,為什麼?為什麼帶給農民如此大好處,卻被批得一文不值?

所謂的「鳳陽花鼓」,並非字面上的喜氣洋洋,原來還是因為「窮」而出了大名,因為土地荒蕪,小崗村的窮更是全國第一,加上中央集權,什麼都得依著中央的政策來走,即便是有利於農村發展、農業復興,也依舊丟出一句:這是在搞資本主義、這是復辟、這是倒退。

《小崗村的故事》其實在台灣人眼裡,並沒有那麼「大逆不道」,但畢竟是身在台灣,換著地方,一擱在中國那塊土地,卻是說什麼做什麼都得戰戰兢兢地,然而撇開這些政治主義不說,其實《小崗村的故事》也可說是台灣農村的另一種寫照,「或許」極其幸運的是,臺灣人進行農業改革,應該不必頂著殺頭入獄的危險,看看小崗村再看看台灣農村,即便政府如此「好說話」,卻不比小崗村18位村民來得勇敢,18位農民是窮怕了,所以不怕死地起身,而台灣農村,其實也苦很久了,什麼時候,也能成為這改革第一村?

《小崗村的故事》由作者夫妻倆深入報導調查,帶領讀者見證著小崗村的極衰到平穩自足,這其間的紛紛擾擾,可說是比戲劇還要更具戲劇化,尤其佩服書中的關鍵人物-嚴宏昌先生,即便沒有讀過什麼知名大學,可是卻擁有著無比超前的思想與看法,不侷限於現在的安穩,勇於突破農民的迷思,雖農人們只求生活穩定,不願再有什麼大變化,但嚴宏昌先生卻更加明白,小崗村要更進一步才行,可惜,輾轉20年過了,小崗村只是成為了稍稍前進的小崗村,仍舊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莊。

人呀,真的是很難捉摸,從初始的雄心壯志、齊心合力,到後來翻臉不認人、急著搶功,《小崗村的故事》客觀的寫出小崗村種種,不予任何裁判,忠實報導出這改革的起起落落,我看著看著,總不斷為小崗村錯失發展而感到惋惜,也沒說維持現狀不好,可是就為什麼,小崗村人們會排斥農商的結合?直讓我想到「過猶不及」這詞,如何在農商之間取得平衡,不只是中國、台灣,也是全世界的問題,「以農立國」這四個字,人們好像都已經遺忘其重要性許久。

我很喜歡《小崗村的故事》的書本設計,一拿到正本,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而且書中還贈送了與封面同樣材質的書籤,最原始粗獷的紙板,印上簡單的大字,帶出純粹又直接的主題,一邊閱讀,一邊拿著書籤,好像更能感受到小崗村的氣息,只不過唯一有點意見的是,封面太「硬」,要塞進書套裡,只能含著淚道聲歉,然後折了書封塞進去,所以這也告訴我們,做人正直剛硬是好,但偶而也要學會點柔軟的身段。

------------------------------------------------------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轉貼][公視]有話好說2009.10.14:中科四期有條件通過! 蚵農下跪環評照過 管制提高 雲林彰化免驚?



中科四期環評引發彰、雲農漁民到環保署前抗議,爆發激烈衝突但還 是「有條件」過關!何謂有條件過關?和原先的廢水標準有何變更? 差異何在?中科廢水排放比105年標準更嚴格,民眾杞人憂天? 環評授權中科自行決定,報載中科傾向濁水溪?排放至雲林定案了嗎 ?光電產業廢水會不會衝擊農漁產業,綠牡蠣危機再現?對蚵農的保 障夠嗎? 另外中科用水來源會不會與當地民生「爭水」?中科表示不會抽取地 下水,而…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tzhVjdL2a8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H5JgZG-kng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j4q-zreiIw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aY3Qj4N0r8
(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5UbIuZf3Mo
(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3wdt-NG7PI

[轉貼][聲援農村行動] 反中科!熱血青年站出來 10/30北上抗議

10/30(五) 早上9:30 中科四期環評大會
地點:環保署
抗議行動:中科四期與國光石化嚴重污染環境+聲援農村

一. 污染:中科四期設在彰化二林這個地方,一旦設廠開始排放廢氣廢水,最顯著的食物鏈禍害將殃及當地及全國民眾:
1. 彰化縣稻米年產量約25-3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超過1/5,重金屬污染過的米,你敢吃嗎?2. 台灣兩大果菜市場:溪湖果菜市場,西螺果菜市場的蔬菜都是從二林科學園區周遭來的,重金屬污染過的蔬菜水果,你敢吃嗎?3. 王功地區擁有360年的養蚵歷史,王功牡蠣『珍珠蚵』產量佔全台1╱3,重金屬污染過的牡蠣海鮮,你敢吃嗎?4. 彰化雲林養豬數量為本省之冠,重金屬污染過的豬肉,你敢吃嗎?5. 彰化縣為全國最大飼養蛋雞縣市,芳苑鄉的蛋雞近800萬隻,重金屬污染過的雞肉雞蛋,你敢吃嗎?


二. 失業:中科創造兩萬多的就業機會,帶來的污染卻使在地以農漁畜牧業為主的居民約十萬人左右失業。


三. 地層下陷:未來中科四期用水每日將需16萬噸,國光石化園區一天需要40萬噸用水,試問,這些水從哪裡來?廢水何去何從?
二林地區百分之百超抽地下水,若以中科這樣龐大的用量,相信不久之後就會看到另一個林邊或小林村。排放大海?污染食物,你能視而不見的吞下肚嗎?對生態的漠視,難道大自然反撲的教訓還不夠嗎?


四. 致癌:依據美國環保署公布資料,長期暴露在每立方公尺砷濃度0.2奈克的環境,致癌風險是百萬分之一,超過20奈克為萬分之一,竹科在2007年測到的是高達120奈克,致癌風險比2000分之1還高。「全世界文獻沒有看過這麼高的砷汙染,超恐怖的。」交通大學環工所教授高正忠說。


中科四期環境風險評估幾經波折,最後在政治干預之下強制通過。我們的生命不能交給他們少數幾個人來決定,我們要綠色經濟! 我們要自己來決定中科四期的命運,而不是讓中科四期來決定我們的生命!
強力呼籲政府與企業真正學會尊重人民,
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也要負起相對等的責任。熱血青年向前衝!!!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轉錄]感謝警察先生的關照!from東海書苑部落格

http://www.thusbook.com.tw/?p=765

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把這個訊息透露一下。或許大家會嘲笑我是不是患了被迫害妄想症,不過做生意的,凡事總還是得戰戰兢兢,到底,「小心駛得萬年船」,不是嗎?

好吧,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是我們想不到,才搬來國美館附近的書苑,這麼快就得到警察的關照。對方說,根據他們的「情資」(他真的是這麼說),書苑會有一些特別的聚會,顯然與政治或者是抗爭有關。對方問我有無什麼特定立場,並希望(他說只是希望)若有什麼訊息時能夠通知他。天啊!這是什麼年代了,我真無法想像還有這種事發生。於是,雙方起了爭執,然後草草收場。我說他應該保護人民的權利而不是監視,他則說他僅是為了預防。但問他預防什麼?他卻不願說下去了。他後來又說是怕有人來店裡滋事,我只能告訴他,顯然第一個來滋事的人就是他。喔!對了,他還糾正我,他們是「公務人員」,不是「公僕」。

反正就這麼一回事。我其實相信前來的警察並沒有「惡意」,只是,很多時候這樣的「沒有惡意」卻自然擁有一種箝制的力量。據說憲法保障了我們一些什麼東西,但如果我們無法安心地、毫無顧慮地去從事這些事情,而是必須不時得到關照;如果我們的執法者無法在法律之外撇清立場,而是預設誰必然是準備滋事的一方;那麼,我想,關於自由、關於人權我們都還需要再多一點的努力。

最後,我認為,作為一個營業單位的書苑還是該作點聲明:真的,警察先生,我們真的沒有對您有任何不滿的地方!至於冒犯之處,還請務必見諒呀!

(唉!只是我也真的不明白,這聲明究竟是出自肺腑,亦或只是某種恐懼下所必須的自我保護呢?)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轉錄]Message:巴奈的歌 by張鐵志



Message:巴奈的歌


張鐵志


1941年,台東內本鹿是日本理番地圖最後一塊空白的統區。在布農族人抗日行動的內本鹿事件後,日本殖民政府焚燒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的母親房子,用槍枝逼迫他們­下山,離開那個天地應允存在的所在,離開那個孕育他們文明的土壤。之後國民政府延續日本人的保留地政策,使得那布的母親和族人很難重返當年的家。


今年初,那布和家族成員十多人以及歌手巴奈,花了六天翻山越嶺回到當年媽媽家的所在地,重建起一座屋子。當他們挖起被泥土掩蓋六十八年的石板時,體型壯碩的那布­留下了淚。那是母親成長的家,那是他們的根啊。


一月底,他們下山的幾天後,我在布農部落的那布親戚家中,看他們這趟尋根之旅的照片。下午,那布和巴奈帶我沿著延平林道到林務局的管制點。這是他們回家的必經之­路,但從這裡往上,就必須經過申請。


前一天午後,那布、巴奈、幾位台東的音樂人和都蘭部落頭目組成的Message樂團,在都蘭糖廠正式發表他們的同名新專輯Message。


他們要傳遞什麼message(訊息)?


2007年底卡地布(知本)部落舉行大獵祭,但卑南族獵人卻被森林警察不當驅趕、羞辱盤查,引發卡地布部落族人到台東縣政府抗議,也激起了各部落長期的憤怒與不­滿,因而成立東部族群聯盟,主張國家正視狩獵權這個傳統原住民的自然主權。


過去兩年,從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烏來自來水權、到知本獵人事件,都顯示出原住民族在行使其文化權利時,與國家法律的嚴重衝突,以及傳統規範不被國家認同。所以在­2008年的228這天,各部落舉辦烽火狼煙串連行動,表示爭取傳統領域主權的決心。三月八號,他們走進總統府,要求落實陳水扁總統曾宣示與原住民族之間的「新­夥伴關係」以及「準國與國關係」,要求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爭取傳統領域之自然主權。


但行動之後,媒體關注減低,部落的動能也逐漸弱化。那布、巴奈決定要讓音樂成為另一種遍地烽火的狼煙。他們邀請了台東不同部落的朋友,每週四在巴奈家或是都蘭新­東糖廠咖啡館聚會創作、演唱,並決定把這個新的團稱為「Message」,因為他們要用音樂持續傳遞訊息,向原住民的朋友,也向這個漢人社會。他們說:


Music Make People Together


From the Music We Get the Message


這張新專輯和和過去原住民音樂很不一樣。過去在市場上發表的原住民音樂雖然都在某程度上反映原住民的社會處境,但並不像這個團體、這張專輯是一場運動的產物與延­續。之前大概只有原住民部落工作隊所成立的飛魚雲豹音樂工團(2000年成立)也是清楚地標舉音樂與運動的結合。


雖然有運動的目的,但Message非常重視音樂美學。擁有台灣最動人聲音的製作人巴奈很清楚,音樂要有影響力,就要回到音樂本質。且因為擔心聽眾對傳統音樂的­接受度,而採取比較現代的編曲。他們要「要用傳統創造流行」。的確,這張顯然會成為今年最佳專輯之一的作品,具有豐富而精采的音樂表現,而這似乎是凝結了如今都­蘭這個地方的多層次文化元素:此地同時擁有山與海的壯闊深厚,有不同部落的原住民文化,還有許多為理想生活而來的藝術家、作家與音樂人。


第一首歌就是加上電子樂的都蘭古調,然後有傳統古調的吟唱,有讓人起舞的雷鬼風,有哀愁的歌仔戲調,還有典型巴奈式滄桑沈厚讓人動容的民謠。他們尤其強調虛詞的­運用;那布說,「虛詞是要用聲音的共鳴展現心靈的契合,歌詞只是尋求聽眾的理解。」


專輯中最能傳達他們的「message」或理念的歌之一,是由巴奈和那布改編自布農族古調的「也許有一天」。巴奈唱著:


也許有一天 你也會想要看見媽媽說的那兒時像天堂一樣的想像


也許有一天 你也會想要改變 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價值


也許有一天 你也想要了解 古老的歌在哪裡誕生


在巴奈溫柔但堅定的歌聲中,那布用他來自山谷中的聲音有力地念著布農語:


雖然不曾/隨父兄出征/幸好還有/回到老家/拿回泥土/還我土地/重建家園/就是我啊

寫這首歌時,巴奈尚未和那布上山回到那六十多年前的家。一月的這趟尋根之旅後,她終於發現她一直在尋找的心靈安寧。


另一首關鍵歌曲是「People」。這首歌以英文歌詞為主,只有一句中文;但這句不但是這首歌的核心,甚至是他們最主要的message:


「沒有補助沒有」


他們所要說的是長期以來,「沒有補助,沒有豐年祭」;沒有補助,似乎人們無法往前進。這種福利殖民,以及對國家的依賴,正是幾十年來束縛原住民的困境。那布說,­「在現代國家和資本主義的架構下,當水和空氣都被私有化時,當原住民必須仰賴國家補助時,我們沒有辦法表達出自己的色彩,沒有辦法展現很自由的靈魂、跳舞或唱歌­」。這正是他們的英文歌詞所書寫的。


對巴奈來說,這個依賴與自主的永恆拉扯是她最核心的關懷。唯有盡量擺脫對國家的依賴,才能掌握自身的獨立。這既是指整體原住民的處境,也應該具體表現在他們對音­樂的態度上。所以,曾經和滾石唱片簽約,並在角頭唱片出版專輯的巴奈,去年在台東成立自己的音樂廠牌,來專門經營台東人的聲音,而不再仰賴台北的資源與唱片公司­。08年夏天,他們出版了第一張專輯「停在那片藍」,是收集都蘭音樂創作營的學員作品,而由巴奈演唱。Message則是他們的第二張作品。


巴奈並不在乎專輯是否能大賣。她不願為了進入重要通路而被通路剝削,而寧願自己舖貨給理念接近的店面或獨立書店。當然她也坦承,要完全自主、徹底拒絕補助目前還­很困難,例如這張專輯有領取新聞局的樂團補助。但是,他們要不停地檢視自己、反省自己的位置,而不是把拿補助來換取自主性當作理所當然。只有如此,才能一步步站­起來。


接下來Message要用這張專輯進行一場融冰之旅。原住民的歷史與殖民記憶因為太痛苦,早已被冰封起來,以致於年輕一代無從得知。所以他們要用溫暖的歌聲去各­部落進行融冰,讓族人們想起那個可以與山脈、土壤和祖靈溝通的年代,讓神靈傾聽他們的苦難與傷痕,讓荒蕪傾頹的回家之路可以被重新建立,讓族人們可以在島嶼上獲­得真正的尊嚴與自主。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轉錄]單車道毀村事件

文/munch 四月 4, 2009 加到書籤或轉寄

一直覺得,單車道不該只是建設,而是一個文化深度的表現,以一種和緩的速度,遇見我們所疏忽的一切。於是騎車,不是道路本身,而是沿途的風景。但是幾年來,各地政府視單車道為減碳政績,甚至寄望在休閒增加觀光利益,於是為建而建,甚至舉著興建單車道的大旗,忽略人性中其他的必須。

桃園大漢溪河濱部落,見證一個粗暴的自行車道政策,為了興建車道,不惜拆毀整個部落,讓原本充滿溫馨的自行車道,沾染悲傷與橫暴的氣息。公視13頻道四月六日晚間十點播出「社區。自行車道」,探討社區與自行車道的關係,有興趣可以看看。

為了興建單車道,摧毀了原住民家園河濱部落存在大溪武嶺橋下已經二十餘年,居民佔據河岸地居住,有著都市原住民的辛酸故事,他們用著最隱匿的方式,自給自足的過著遊離都市的邊緣生活。這次為了一條單車道的興建,竟然拆除整個部落,更荒謬是,拆除的理由,是因為部落在自行車道兩旁,不甚美觀!高級的大官人啊!可知道美觀這二字多辛酸,對這群爬鷹架蓋大樓、年老無退休金、傷殘自己敷的原住民,在離開故鄉棲息城市邊緣之後,以工地拾回的木板搭建家園,如何要他們美觀?他們沒有歐式豪宅、庭園花園,但是種菜、種樹、種栗米所營造的田園景致,細膩觀察都充滿自然的美景,更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問題為了中產潔淨的虛假美觀,一切全拆。那麼新建的單車道,又創造了什麼美觀?新建的水泥車道,遠遠沿溪而來,在炎熱的陽光下格外耀眼,為了開路砍掉樹木,又在道路二旁種上植栽,那種無法長存,必須花錢一種再種的人工植栽。

官樣的自行車道,為建而建,一樣的建設思維放諸四方,只考慮造出一條自行車道,提供騎乘移動,卻沒想過自行車道親近社區的意義。自行車道通過部落並不衝突,甚至讓外來遊客親近都市原住民部落,成為一個溝通與相遇的通道。無論歇息,無論互動,有自然的景觀、有深刻的人文,會是一條多溫馨的自行車道。在國外,自行車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專用道,而是運用原有的自然道路,在細心規劃、明確指示,以及路權的相互尊重上,自行車可以四處遊走。那樣的精神,彰顯自行車運動的重要精神,簡易、安全、不破壞,它是一種行動的返古哲學,親近所有已存的事物,以緩速重新觀察我們的周遭事物,無需營造刻意的景觀。但是,這些意義全然不被思考,休閒思維主導一切,彷彿自行車道就得新造,讓興建自行車道,又成為預算消耗的項目。

河濱部落被拆,因為一條自行車道,極其荒謬。當流離失所的部落原住民,必須搭上帳蓬,過著不知未來的生活,無盡哀傷在這條車道串流,任何熱愛自行車的人士,都應深感痛惡,以和善的自行車道為名,毀掉一個部落。看著毀壞的部落上方,一棟耗費鉅資建起的原住民博物館,宣揚愛護原住民文化的精神,那是如何的矯情,以及諷刺。單車道毀村事件,無異是單車風潮中的崩壞趨勢,如果官方一再以興建單車道為名,破壞生態、自然,遺忘親近社區的意義。那麼,單車族該是挺身而出高聲抗議,不要這種暴力單車道,沒人願意騎在這種悲傷的道路上。本文轉載自「飄浪。島嶼」部落格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轉貼] 吳音寧:給伙伴的一封長信─326農再公聽會

對「農村再生條例」這個議題不清楚的朋友,請先看這裡:為什麼我們不要「農村再生條例」 然後請聽吳音寧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轉貼】吳音寧:給伙伴的一封長信─326農再公聽會
伙伴們: 我想與你們分享3/26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舉辦「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公聽會那天發生的一些些事,因為,從主流媒體上完全看不見那天真實發生過的情況。

3/26的早晨八點多,我抵達立法院。前一晚,臨睡前我有些緊張,想著今天要當抗議活動的「主持人」,掌麥克風,該怎麼臨機應變?因為之前已得知,農委會水保局有動員那些領經費補助的社區成員,同時對其他社區恐嚇:若反對農再,小心拿不到錢......。

因此,我們(台灣農村陣線)的工作人員,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互提醒,當天切莫發生衝突,若有人挑釁,也要冷靜,不能被形塑成民間兩邊,對政府的政策,「自己」意見不一;甚至是農村「自己」意見不一。

但事實證明,有些事,不是我們的態度如何就能展現,而是媒體與行政部門,早就已經「喬好」要怎麼「報導」這件事,不管我們的態度、意見如何。不過那天早晨,我還沒意識到這些,我只是有點緊張。 立法院內外,陸續來了識與不識的伙伴們,將近百人。本全老師說到,他昨夜睡不好,還念了經;我想我們的伙伴們,都把公聽會慎重的當一回事,當成重要的戰役之一,要透過發言、透過行動,傳遞出我們的心聲與理念,傳遞出我們的不滿與憂心。

可行政官員和媒體公司早已大致安排好「新聞」劇情了!我們還是慎重的一早起床,準備去迎戰。 一場不被報導、甚至被扭曲的戰役,朋友們,我要說,那還是場重要的戰役,真實發生過的戰役。

回到3/26號的早上,更早之前,清晨三、四點多,住在白河的農民薛弘明就騎腳踏車出門了,他必須騎腳踏車到車站,再搭車到台北。而從美濃來的正揚、啟尚哥等人,也透早就出門。從東勢與石岡出發的謝美麗等人,從蜿蜒的山路下山(我曾去過謝美麗主辦的農再說明會,才第一次到那「偏僻」的山村)。

台北的立法院,對很多人來說很近,但是對農民來說,那路程,何其迢遙,且遙遙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距離、不只是公共交通工具的匱乏,更是政經與文化地位的大落差。

儘管很遠,農民們還是暫時放下田地,進入台北城,慎重的想要去表達心聲。畢竟,這是農再條例進入二讀前,立法院決議,必須舉辦的一場公聽會;第一場「正式」的公聽會。

「公」聽會? 名為公聽會,但那天,當各地的伙伴來到,想要進入公聽會場旁聽時,立法院的警衛出面攔阻了。其中一個警衛根本搞不清楚狀況,還很兇的說:「這不是公聽會啦,這是委員會」。 「這是公聽會!」「這不是公聽會!」 「這是公聽會!」、「這不是公聽會」爭辯著。如今想來真是有點荒謬。明明是農村再生條例第一場正式的公聽會,而且依據當天公聽會的主席,彰化縣立委林滄敏的說詞聽來,可能是唯一一場、最後一場立法院的公聽會,竟然是這種情形,真讓人對行政與立法機關可以何等失職,大表「驚嘆」。

一場不對農民開放的、號稱要再生農村的公聽會。

透過民進黨立委的協助(公聽會竟然必須透過立委的協助,才能入場旁聽),一些伙伴們登記入場。在場外,我看見謝美麗從公聽會場內走出來,無奈的表示到,縱使進去了,也不能發言啊,有什麼用? 不准農民表達心聲的「公聽會」,而且可能是「官辦」的唯一一場。這算什麼「公聽會」? 於是那天早上,伙伴們舉牌呼口號後,「退回」立委潘孟安租借的會議室看公聽會轉播;時而噓聲,時而鼓掌。就我聽到的,連那些傾官方的學者,都不敢說農再條例是完備的好的草案,而是原則上大方向贊成,然後模糊的提及,該修也要修之類。可是,當天主流媒體的新聞報導,根本不是這樣。 是記者太笨嗎?聽不懂嗎?我看著那些濃妝豔抹、穿高跟鞋的女孩們,手拿麥克風,匆匆走過,身邊是扛著攝影機的男子。或者,是媒體老闆的力量太大?我想起在公聽會的前一天,看電視新聞(說實在話,我已經很少看電視新聞了,太多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以及報導內容,讓我幾乎不能忍受。)。偶爾看一下新聞,就看到農委會的置入性行銷。而且這不是我偶爾的頻率中,第一次看到的「行銷新聞」。這幾個月來,有好幾次,我都在民視新聞台裡,看到這類的新聞,我猜,三立電視台也不乏這種「新聞」! 「新聞」報導了某社區(我忘了名字),做社造多年了(因此,是從民進黨時代開始接受文建會補助的社區囉),把農村社區弄得美美的,新聞畫面中出現,微笑的人、一小塊被特寫的綠地等,然後----重點來了----社區的總幹事出來說話,說他們需要經費。

總幹事沒有直接說出口的,是農村再生條例(不管這法律怎麼爛、怎麼粗糙、怎麼後患無窮、怎麼空白授權給予行政官員無限擴權的權力),一定要過,盡快過,因為農委會水保局說,法條過了才能動用那舉債來的2000億,才能有更多錢下到地方去,而社區「很需要」、「很想要」經費。 但重點----如曾旭正老師提到----不需要通過農再條例,社區不是已經在做社造了?經費不是也一樣在撥了?有什麼建設、什麼美化、什麼工程發包,是非得農再條例通過才能做得嗎? 追根究底,只有兩樣,一就是2000億,二就是空白授權給縣市主管機關,強制徵收、重劃、重新分配與整備農村社區(沒有範圍規範)的土地。而開發土地也不是現今任一社區發展協會做得來的事啊,到時候法案做為一種武器,是握在縣府及農委會手中。

但有多少社區,或說,有多少民進黨時代開始領補助的社區工作者,抗拒得了誘惑?因此而噤聲? 甚至,縱使領補助也沒關係,反對惡法與社區營造,本來就是不同面向的兩件事,不必然衝突的,但是農委會卻搬出社區工作者來與反對條例的人「對抗」,這是統治者何等邪惡卻擁有長久歷史的分化伎倆啊。

回到領補助的社區工作者被動員、社區總幹事(公聽會裡發言的那位是退休老師)在新聞媒體上,被報導為來自農村的聲音,而真正的農民不能進入會場旁聽的那天,早上公聽會即將結束之際,伙伴們拿著小標語,以及從新竹尖石鄉運到台北的有機高麗菜(要感謝惠雯)等,走向公聽會門口,送菜給官員們,並呼口號,要他們重視農業,不要只是搞工程發包,搞大而無當的「建設」。

媒體的相機喀擦喀擦,但隔天,聯合報沒有報導,中國時報有一張幾乎佔四分之一版面的照片,但是沒有內文報導,只有一行圖說,被下標為「正反意見兩極」。彷彿這樣就是「中立」? 公聽會後,我們隨即召開記者會,但「剩」下來的記者已經很少了。不過,留下來的,我想都是真正想要理解的記者,譬如立報的記者胡慕情,以及我不認識的自由時報的記者陳曉宜等(請大家可以去閱讀他們的報導)。

我們的記者會,一點都不投主流媒體所好,不僅缺乏爆點,農民及學者們,發言還「過長」(據說立法院的記者會,發言最好都不要超過3分鐘之類),但我聽得很感動,甚至哽咽。我聽見我不知道的事,譬如白河蓮子的情形,譬如啟尚哥說到農地上蓋豪宅,農地的失地率超過百分之百,因為還會污染到臨田等。這一點一滴的小事,都牽涉到大環境與大結構,但是多麼可惜,也多麼令人擔心的是,台灣的記者們「沒空聽」。我更聽到很重要的觀念,譬如謝美麗說,為什麼工人有基本工資,農人沒有? 為什麼工人有基本工資而農人沒有?回家後我還在想,為什麼替資本家工作的人,才有基本工資的保障,而為人類生產糧食、不隸屬任何一間公司的小農,卻沒有基本的保障?

「過長」的記者會結束後,大多數伙伴們散去,很多人還要回去工作。美濃的朋友回美濃,台中的朋友回台中,嘉義的朋友回嘉義等。不過下午還有一場行動。那天,官方舉辦了國土規劃的會議,據說馬英九會到場致詞,我們決定殺過去抗議。

從立法院紅樓101室、群賢樓101室,轉戰到國際會議廳101室。 幾個人(大多是女人喔),搭計程車出征了。標語藏在袋子裡,抵達國際會議中心,在一大群整整齊齊、高高級級的西裝套裝裡,伙伴們假裝不動聲色的各自進入會場。

一踏入那個門,我的感覺是,喔,我進入了「大人國」。 台上是一排穿西裝的大人,台下也是一大群「正經八百」的大人們。坐中間的那個大人,被歡迎著入場後,坐下,請各部會官員報告他們的國土規劃之計畫。經建會、環保署、內政部......全台的權力中心,當權者。這些當權者講話很斯文,完全像催眠曲,他們照本宣科,按照發給予會者講義上的鉛字,再念一遍。

什麼保育啦、環保、保護優良農地啦......我確信,他們壓根、打心底,不相信他們自己講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假話、廢話、虛偽至極的報告。不過整個會場,全場的教授學者們,倒還是行禮如儀的鼓掌。

我沒辦法聽下去,只好趴在桌子上睡覺。邊睡邊等待,不像我身旁的人,嘿,他也閉起眼了,只不過是坐著;我想他可能有成為官員的潛質,因為官員不都是坐著打盹嗎......。

言歸正傳,這「大人國遊記」的前半段,我睡了好一會兒,好不容易,等到官員報告完了,開始自由發言。培慧很快的舉起手。她高舉著手,劉兆玄大概不好意思不點她,所以由培慧率先發難,陳述反對農村再生條例的事,接著我和增芝等人也都陸續發言反農再。 讓我偷偷的講一下,那天,讓我自己最感到高興的,是我報身份時,說我是作家吳音寧。聽來也許沒什麼,可是對我來說,是歷經多番掙扎才得以說出口的。

好啦,再回到下午的國土規劃會議,劉兆玄面對伙伴們的發言,沒有回應,而我們在劉兆玄走出會場時,拉了標語,喊了口號,被稍微制止,不過沒被抬出去----咦,竟然沒被抬出去耶!在事前的推想中,我們應該是被抬出去的----然後,國土規劃會議的工作人員搬動台上的桌椅,換馬英九被簇擁著(劉兆玄跟在他身後)進場了。 馬英九上台致詞,一開始就說,他剛進來時被嗆了。嘿,是怡婷和思穎「嗆」他。當時我和培慧等人入場內,怡婷和安慈負責「外場」。馬英九說,他被嗆說,要做好國土規劃,再談農村再生。坐在台下正對著他的我順勢說,暫緩通過農村再生條例。他回說:這樣會來不及。我說:不會來不及。他說,你聽我說完嘛,我就靜靜的聽他說了。然後他說到哪裡時,培慧冒了一句:農村再生條例是滅農法案。總之,我認為我們極其溫和,根本談不上「嗆」。

最後,馬英九終於講完他的場面話、空話(天啊,身為官員,一天要講多少空話),而在我們大喊「傾聽農民心聲」時,斯斯文文的走了。

在上位者,不需要吶喊,不需要冒著被抬被抓的風險大喊,他們斯斯文文的在隨扈的護送中,斯斯文文的走了。

而美濃、石岡、白河、東勢、我們彰化溪州、雲林、嘉義、宜蘭、台東、花蓮......各地的農民,他們縱使扯破喉嚨大喊,這些位於國際會議中心的西裝套裝人,聽得見嗎? 我們再次拿出標語時,馬上被制止。有一個女警(或者只是工作人員),強力壓制住我的手腕,很生氣的說,妳怎麼這麼沒有禮貌!我說,這不是禮不禮貌的問題。她說,這當然是沒有禮貌。而我的手被她抓得發痛,不想跟她爭辯,反正馬英九也走了。就這樣,我步出會場,伙伴們也陸續步出會場。 當晚我坐車南下,沒有看到新聞是否有報導、怎麼報?不過已輾轉知悉,一些很誇張的「報導」。我在電話中對一位搞運動的妹妹說,以前參與學運時,反正消息一定會被主流媒體封鎖,感覺還比較單純,現在面對這種,拿錢做新聞、以老闆的立場為立場的媒體,唉,實在不知道怎麼辦?

因此,回到家,我寫了這封信。我感到,這是一條長路啊! 護農村、護農業,還要對抗謊言、偽善,對抗金錢收買與威脅的長路上,我們不無感到疲憊、無力、卻又不甘心而仍然懷抱希望的走著。3/26日只是路途中的一天,「每天每天」套句台灣農村陣線「不要說再見----守護台灣農村」連署聲明中的句子,每天每天,我們都要爭取一點點、努力一點點,因為,我們真的不想和農村說再見。

音寧3/28 2009

---------------------------------------------

延伸報導

致劉兆玄院長 台灣農村陣線陳情書 台灣農村陣線
...通篇只見社區建設,未見農村再生方略。空有再生之名,卻無再生之實。
《影片》公聽會程序結束 農再擋不了? 苦勞網
....只見馬英九笑笑地回應,是應該多聽聽農民的意見,但這個時間上沒辦法再拖。是啊!再晚,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可能就來不及綁樁了。
農村再生別再淪為空談 中國時報
...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的農村難道是一個比較低級的地方,政府必須如此來予以對待?難道住在農村的居民只是想要錢,只是想要那二千億?只要給了錢,政府就可以任意為之?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農村再生條例 立院公聽會影片

政大徐教授 關於不合理變更以及不明確法規
日本NHK:台灣的農業已經完了...日本的農業不要學台灣。


清大彭教授 關於糧食
彭教授:我們祖先花了幾百年,把荒地變農地,難道你以為只要挖土機就可以把建地變農地嗎?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轉錄 關於農村]建築師與農舍--一封給下一代建築人的道歉信



建築師與農舍
一封給下一代建築人的道歉信


親愛的下一代建築人,雖然有點突兀,請容我先替現役的建築人向你們致歉,我當然知道我不代表他們,他們也不會派我做代表,可是看到了今天發生在建築界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事情,感覺就像小時候撞見同伴做了件奇怪的事情一樣,雖然明明與自己無關,卻仍忍不住害羞而臉紅了起來,更何況如果你們把信看完,會發現其實跟我有關,跟你們也有關,或者說,跟整個台灣都有關。

記得幾年前跟朋友閒聊時,曾聽到有人打算去鄉下買塊地、種種田、過過隱居的日子,當時心中頗為嚮往。一晃眼多年過去,我發現能夠完全拋棄都市生活的人本來就是少數,下定決心買塊地並開始改變生活的更不多,至於真的下田耕種的,到現在都沒遇見過,倒是在建築師同業間,常聽到某某某接了農舍的案子,或是關於農舍建築的詢問度增加了等等,只是從來沒人找上我,所以我以為這樣的事情離我很遠,直到去年有個朋友找我設計一棟「農舍」時,我才猛然發現,原來「農舍」這件事情已經來到身邊了。

對於很多建築師而言,業務就是業務,「專業的」建築師應該專注於設計的發揮就好,其他事情不應該太過感情用事,就像大家在電影裡看到醫院對於醫師的要求一樣。只是在面對這個案子時,我還是猶豫了,因為我知道這位朋友要蓋的這棟「農舍」,顯然不會供作「農用」,雖然她曾再三說明她對農事的熱愛,包含對於有機農業的長期支持等等,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後,她並未說服我,我也無法說服自己,因為我依舊認為「農舍」還是作為「農用」比較好,所以儘管已經開始構思,最後還是選擇退出,而也正是這件事情讓我開始對「農舍」感興趣,不是「農舍」的設計,而是農舍建築與農地政策的來龍去脈。

大約在八年多前,2000年總統大選前不久,由於選情緊繃,各黨派紛紛利用修法來拉攏選民,當時由於立法院效率太低,法案堆積如山(今天還是如此),加上大部分法案皆因黨派利益衝突而無法付委,只有少數法案能如「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一樣「幸運」,輕易獲得跨黨派的支持而即將三讀通過,修法的內容乍聽之下很簡單,包含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每宗耕地分割後的面積從5公頃放寬為0.25公頃、允許興建農舍等等。只是在整個修法過程中,來自各方的反對聲浪不斷,其中包含當時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他曾經跟當時的李登輝總統當面報告「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的修法疑慮,也曾公開發言反對修改「農業發展條例」,其中他尤其反對農民資格認定的放寬,因為一但放寬認定,農舍的興建限制也會跟著放寬,後果令人不敢想像,當時他說:「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與蓋農舍,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出來了。」又說:「這些住在豪華農宅內的退休公教人員與富商,取得農民資格後,並未從事生產,反而享有便宜的農保,甚至休耕補助。而且因坐擁農地,不必繳交地價稅,這有公平正義可言嗎?」

到底當年國、民兩黨要拉攏的選民是誰?恐怕沒人說得清楚,倒是當年阻擋修法的彭作奎不但沒有成功,最後還因此而下臺一鞠躬,然而八年來他並未放棄,在去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仍舊一本初衷的呼籲:「八年前錯誤的土地政策,新政府必須痛定思痛彌補回來,否則台灣將無法面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育的挑戰。」

彭作奎為何會如此堅持?「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到現在已經八年多了,過去八年來,大家「好像」還有飯吃,台灣「好像」也沒遇到缺糧的問題,其實並不盡然,對於台灣而言,糧食問題一直都存在。相信大家對於過去兩年的世界糧食危機應該記憶猶新,當時世界各國的糧食庫存紛紛降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單單在2007年,世界糧食價格就漲了40%,對於台灣這種還算富裕的國家而言,咬個牙撐一下也就過去了,但是對於貧窮國家而言,因飢餓而造成的死亡人數,根本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當時因為全球稻米庫存跌到了30年來的最低點,台灣也陷入恐慌,政府為了安定民心,就不停的加強宣導,告訴大家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九成,休耕地有22萬公頃,隨時都可以復耕,所以對於糧荒的事情不用太擔憂。

然而大家一定很清楚,稻米之所以能夠維持如此高的自給率,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由於國人對於主食需求的減少以及副食攝取的增加,加上麵食早已成為另一主食來源,米食越吃越少,國產的稻米當然足夠應付,但是如果國際糧價持續高漲、國際貿易條件惡化,甚至因旱災、戰爭造成供應不及時,休耕許久的土地可以立刻恢復生產嗎?國內的糧食安全庫存量大約是90天,即便是水稻,不論播種或插秧時機是否洽當,90天內就可以完成復耕及收成嗎?答案顯然很清楚,當然我們的政府應該不會等到動用安全庫存時才開始想辦法,只是我們的糧食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有些統計數字早已曝露了台灣糧食結構的不堪一擊,像是「32%」。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顯示,「32%」是台灣目前的「綜合糧食自給率」,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完全不把糧食外銷,還是得進口至少68%的糧食供全台灣人民食用,不過這只是表面的意義,實際的數字當然不止於此,而且還會持續攀高,至於我們的「綜合糧食自給率」,顯然還會繼續下探。然而「32%」很低嗎?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其他國家的「綜合糧食自給率」,會發現美國是132%,法國是128%,中國是95%,連日本都有40%,而且這些國家都還有一拖拉庫的「境外農地」以及「境外農業」,跟他們一比,我們的「32%」要如何高枕無憂?這一切當然都跟台灣積弱不振的國際地位以及仰人鼻息的農業政策有關,雖然一開始僅止於貿易限制以及休耕控制,然而長期的影響卻是農地的數量。事實上從1984年起,由於受到美國限制公糧不得外銷的要求,台灣開始執行休耕及轉作政策,2002年加入WTO之後更是雪上加霜,依據資料顯示,1980年台灣的耕地面積尚有64萬公頃,2002年縮為47萬公頃,到了2005年只剩23萬公頃,如果數字會說話,這代表了台灣的農業正面臨一波無可挽回的頹勢:耕地快速消失!

以上的長篇大論也許會讓人懷疑,糧食自給率下降也許跟農地消失有關,問題是農地消失跟建築這一行有關嗎?

根據89年大修的「農業發展條例」以及90年發布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如果是八十九年以後取得的農地,土地面積必須大於756坪,二年之後才可以申請農舍。至於農民資格的認定,由於稅法已經取消「自耕農」的身分認定,身分證也不再加註職業登記,是以農民資格的認定大多由地方政府及農會自行處理,但是幾乎都沒有問題,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完成農地過戶,設籍兩年以上,再提出無自用農舍證明即可申請興建農舍,不需要建築師簽證,而這麼低的門檻與簡單的程序,正如彭作奎當初所預言的一樣,開啟了一扇通往未知命運的大門,所以八年來農舍申請案大增,以偏遠的花蓮為例,94年核發農舍建照171件,95年核發農舍建照152件,96年核發農舍建照194件,97年預估也會超過150件,如果以這種每年150件以上的速度去化農地,每案又都是89年以後取得的新農地,就表示每年至少會有37.5公頃的農地興建農舍,當中即便有20%的農舍確實供作農用,仍舊表示每年會有30公頃以上的耕地消失,至於宜蘭就更熱鬧了,農發條例修正前曾在宜蘭置產的投資者,都在95年雪隧通車的那一刻舉國同歡,如今單單三星鄉一地每年的農舍增加量就已破百,壯圍、五結一帶則是滿目瘡痍,其他鄉鎮更不用講。這些如雨後春筍般長出的農舍多為「假農舍」,與農業生產毫無關係,大多只是作為都市人的假日別墅而已,若能與當地農村相安無事倒也罷了,偏偏「假農舍」帶來的問題不勝枚舉,包含污染農村環境、加速農地碎化、影響農地日照等等,當然最糟糕的還在後面,因為這些專為伺候都市人而分割的農地,一旦興建了房舍之後,根本不可能再變回真農地,「假農舍」對於土地的殺傷力就如同不可逆的化學反應一樣。

事實上不只「假農舍」,政府的大型建設、都市重劃、零星變更案、農地開放採砂石等政策,也都在大規模的耗損土地當中,這裡面影響水土保持最鉅的,要算是林業用地變更為農牧用地的案子,雖然有些林業用地確實因地主的生計需求而不得不變更為農牧用地,但是非因生計而變更的更多,每一個成功變身的案例,代表的不只是國土利用的板塊挪移而已,更代表著大量森林的消失以及大量地表的裸露,倘若每一個變更案都經過審慎評估,並做好水土保持,也許情況還算樂觀,然而就因為「農業發展條例」的修正並未「惠及」林業用地,對於許多擁有林地卻又無法移作他用的地主而言,賣給開發商便成為快速轉換現金的唯一方式,而開發商處理林地的一貫模式,就是先行變更,因為只要成功的將林地變更為農地,接下來就可以循房地產模式開發牟利,加上巧妙的控制農路長度,連正式水保都可以技術性的閃躲,其效益如同點石成金一樣,所以過去幾年類似的案子層出不窮,單單在南投縣一地,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在2005至2007三年間核准的變更案就已超過1500件,變更面積約一千公頃,相當於40座大安森林公園,雖然並非都是作為農舍用地或休閒小木屋用地分割出售,但是如果繼續放任下去,下場豈是南投縣一地可以自行承擔,更何況類似的開發案早已遍布全台灣,不知道駕駛政府機器的人到底要把我們帶向何方?

對於這些憂慮,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政府當中一定會出現既有智慧又有遠見的人,以聰明的方式來預防或解決,所以大家不必太擔心,只是萬一沒有呢?

遺憾的是,就在那位既有智慧又有遠見的人出現之前,現行的滅農政策早已無法滿足立委們的胃口,所以就在2007年六月,立法院罕見地不分黨派提出修法,企圖將農地興建農舍的標準從0.25公頃放寬為0.066公頃,意即200坪的農地就可以興建農舍,問題是這次要拉攏的選民又是誰?這樣的政策對於農業發展到底有何意義?對於真正的農民而言,一分地或是二分半就可以蓋房子這件事,對於農村生活的改善真的會有幫助嗎?只是立委們在乎的顯然不是這些,六月修法失敗後,很快的又在當年年底提出另一個修正案,這次則是把0.25公頃放寬為0.1公頃,雖然再度闖關失敗,但我們實在無法判斷這是台灣人的幸運還是悲哀,因為就算躲過這次劫難,農地被任意宰割的警報並未解除,有意無意間,政府似乎正放任農地總量繼續下降,諷刺的是,正當許多人擔憂台灣三農(農業、農地、農民)的處境時,許多建築師同儕卻是開心的期待著,因為興建農舍門檻的降低就代表著建築業務的增加。

土地政策的錯誤當然不能歸咎建築師,只是當建築師興高采烈的迎接更多「假農舍」建築案時,會不會覺得不妥?會不會不安?會不會擔心自己正加入滅農行列?以前也許會,現在相信不會,因為當國際知名建築師群由開發商領軍,用大張旗鼓昭告天下的方式舉辦大規模的「農地開發」與「農舍行銷」時,當「假農舍」被成功塑造成藝術與時尚的「新豪宅」時,土地政策的議題就已徹底失焦了。

還記得前年到去年那場炒得湯湯沸沸的「澳底大地」或稱「Gene 20」的房地產行銷吧?由於陣容堅強,活動密集,先是從設計團隊的構成開始宣傳,猛打國際建築師的黃金組合,搭配學學文創的文化販售,外加威尼斯雙年展參展的加持,使得該案成為去年知名度最高的開發案之一。然而在整個漂亮的商業包裝中,一棟棟售價近億的農舍所公開宣示的正是政府政策的潰敗以及民間對策的成功,炫目的文宣講了很多,但是沒有講的更多,如果去現場看看,會發現整個數百公頃的基地幾乎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形,只是童山濯濯,再看看基地外的茂密樹林,任何明眼人都會知道基地上原來應該也佈滿類似的雜木林,只因開發商原先要投資的項目並非「高單價農舍」,而是高爾夫球場,所以開發之初早已剷林填谷,後來由於高爾夫球場熱潮消退,加上申請困難,經由「專業人士」的建議,先是利用農路設置的方式將全區分割成二百多塊農地,每塊都在756坪以上,接下來就是前述的熱鬧派對了。只是略諳建管法規的人都知道,這麼大面積的山坡地開發,如果是作為一般住宅使用的話,勢必得依循山坡地開發之相關規定辦理,屆時環評跟雜照、雜使一樣都不能少,雖說程序繁瑣,但至少是維護整體環境以及強化水土保持的必要之惡,只是該計畫「巧妙的」以「農舍」之名申請,關卡不多、程序簡單,甚至還有「專業謀士」協助運籌帷幄,所以自從公開以來似乎暢行無阻,然而這個號稱國內建築界「一時之選」的「黃金陣容」,對於這樣的農地開發真的毫無疑問嗎?就我所知,10位國內「有照」與「無照」的設計者當中,就有不少人仍在各大學專任、兼任或主持講座,專業與學術領域皆有擅場,替這麼一場頗具爭議、佔政策便宜的開發案代言與操刀,難道不擔心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嗎?

可惜從種種跡象顯示,他們似乎不關心「設計」以外的議題,他們當中有人曾說:「人家把合約弄得好好的,價錢也不錯,我為什麼不接?」也有人說:「難得有個建設公司答應讓我們盡情發揮,預算無上限,我為什麼不做?」種種率性與天真的表態,在這個景氣寒冬,替建築界留下更大的空白與反省空間。只是很遺憾的,反省還沒開始,影響卻已發酵,去年就有建築系學生拿「農舍設計」來當作畢業設計的題目,把農地當建地用,而且訴求很簡單,就是要設計一棟很酷、很炫,造型複雜而扭曲的「前衛」住宅,既缺乏對於農業建築的探索,亦不理會土地議題的脈絡,顯然學習的正是「菁英」們的榜樣,服膺的正是「菁英」們那種將「設計的發揮」奉為無限上綱的「專業藉口」,而這也正是目前建築教育最該擔心的,因為「菁英」們似乎正用行動告訴下一代:「實現自我」最重要,其餘別管。

這種情況讓我聯想到電影「魔鬼代言人」當中的豪華律師團,或是現實生活中辛普森殺妻案的夢幻律師團,他們通常睥睨一切、趾高氣揚,有著「專業」的外表以及「專業」的素養,不論任何案子皆能提供「專業服務」,他們熟知法案、擅辨形勢,對於法庭上的攻防、時機的掌握以及程序的操弄等等更是瞭若指掌,即便種種證據顯示當事人有罪,仍能避重就輕,利用華麗與繁複的辯護技巧,找出證據的瑕疵,替當事人爭取最高權益。所以聽起來當然很「專業」,當事人也會覺得錢花得有意義,只是這樣的「專業」到底有沒有問題?難道法律的原始精神不是「捍衛正義」嗎?可惜在現實生活當中,講「正義」這兩個字是會被笑的,所以換成建築的角度思考時,我也忍不住換個方式問自己: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沒有「建築正確性」這種東西?我們是否還記得,要「用建築的專業知識去做正確的事」?然而我更懷疑的是,在缺乏環境及土地基本關懷的同時,為何我們還能躊躇滿志、顧盼自若的高談建築的藝術性與理想性?難怪王大閎先生會說:「要成為一個好的建築師,得先成為一個好的人。」難怪威廉.奧斯勒醫師(現代臨床醫學之父)也有類似的擔憂,在1905年的美國醫師年會中,他就曾經勸勉執業醫師說:「我們所要對抗的大敵中,最最危險的就屬冷漠---不需要什麼原因,也無關於缺乏知識,就只是單純的不關心,只顧著追求別的利益,或因為自負而產生的一種輕慢。」

有人認為,找「知名的」建築師來蓋農舍,至少比隨便蓋一蓋來得美觀大方,就像當年的宜蘭厝活動一樣。只是農地的消失終究與房子的美醜無關,「知名的」建築師所帶來的影響其實更糟,因為既然是「知名的」建築師,必定會在設計上大作文章,然後帶起某種風潮,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商業包裝,最後還是會誘導出某種流行,下場當然一樣不堪。

更有人認為,就算澳底一案的「菁英建築師」不接,還是有其他人會接,這話一點都沒錯,我本來也很擔心,因為有些話不是「菁英」還聽不懂,所以本案的轉機就在這裡,正因這些「菁英建築師」擁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地位與專業素養,具備許多都市設計審議以及國際競圖的經驗,必定深知建設的野心不能無止盡的往非都市計畫土地擴張,當中有位資深建築師甚至曾經公開揭露某宗教團體對於保護區變更案的關說企圖,所以腦袋一定都很清楚,即便當時錯接該案,只要願意開始思索農地問題,應該能夠及時發現許多的不妥之處;即便時機已過,只要願意帶頭檢討,甚至集體推辭本案,必定會引起廣泛的討論,屆時如果民氣可用,說不定可以迫使公部門及立法單位開始檢討土地政策。但如果他們執意忽略建築師的社會責任,甚至還配合業主的行銷策略讓民眾的目光轉移到「建築與藝術」,整件事情只會持續失焦。弔詭的是,那位來台演講時不斷強調建築師的社會責任的安藤忠雄先生,也是本案的推手之一,如果安藤先生當初知道「Gene 20」涉及的這麼多的土地議題,不曉得還會不會幫忙推薦國外建築師?如果安藤先生當初也是國外10人團之一,不知道現在會不會想退出?

最後我要講一個不太愉快的故事,這是我在「失控的進步」一書讀到的。

在智利西方、南迴歸線以南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島嶼,波里尼西亞民族稱她為Rapa Nui,西元1722年復活節前夕,荷蘭船隊發現了她,如同之前發現馬雅文明的西班牙人一樣,他們對於島上的巨大石像充滿驚懼,這些石像動輒百噸以上,然而島上一片荒蕪,既缺乏大型植栽又缺乏淡水資源,荷蘭人完全無法理解當地住民是如何將這些石像移至海邊的台座上。五十年後英國知名的庫克船長也來到此地,「確認了當地貧乏的物質條件後,認為大自然對這個地方實在太吝嗇了」。然而今日的科學檢驗證明了事實並非如此,大自然對待復活節島就如同對待其他島嶼一樣慷慨,因為「島上火口湖採集的花粉證明,這座小島原本水源充足、綠意盎然,在肥沃的火山土壤上長滿了濃密的智利酒椰子,一種能長到如橡樹般巨大的優良木材」,然而最後毀掉這一切的不是天災,不是別人,而是島民自己。

復活節島民大約是在西元五世紀時移居到島上,肥沃的土壤以及宜人的氣候讓他們在此生根茁壯,很快的人口大量增加,並開始分出社會階級,「如同其他島系的民族一樣,他們先是分出了不同氏族,並在各氏族中分出了貴族、祭司與平民」,就在這樣的發展中「各個氏族開始以令人敬畏的石刻雕像來榮耀自己的世系」,而且由於競爭心態的關係,數量越來越多、尺寸越來越大,全盛時期島上約有一千座石雕像,「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座」,然而因為運送石像需要用到大型木材,因此他們不停的砍伐樹木,根據研究發現,「到了西元1400年,我們從火口湖的年沉積層中,已完全找不到樹木花粉的蹤跡」,也就是說「最後一棵樹大約是在西元1400年左右消失的」,令人納悶的是,這並非一個大島,從島上的制高點就可以輕易俯瞰全島,砍倒最後一顆智利酒椰子的人,不會也不可能不知道這是最後一棵樹,但是他還是作了,明知以後再也不會有大型喬木,樹木依舊倒下,在這之後的景象當然可想而知,雖然短時間內還有豐富的海產可供享用,但是為時不久,當最後一艘好船消失之後,好日子終於結束,氏族間開始戰爭,候鳥不願再來,他們也無法出海捕魚,「更糟的是,他們也無處可逃。」

所以我們何時要砍掉最後一棵樹?何時要用掉最後一塊農地?聽起來好像不可能,偏偏許多文明的崩毀就是從「不可能」開始的,只是我們會蒙天眷顧而及時回神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會步上復活節島的後塵嗎?沒有人知道,然而我仍抱持一線希望,對於現役的建築人而言,雖然我們從不質疑「為權力與金錢服務」的專業宿命,雖然我們誤以為盡情揮灑就是一切,但我相信改變終會開始,更何況根據我這幾年在學校的觀察,我相信那些具備智慧與遠見的人類終會出現,就在你們當中,他們充滿危機意識,知道人類的慾望不能凌駕一切;他們了解人類卑微的存在,一定會努力把你們帶向與環境和平共存的美好道路上。

如今在一切都沒改變之前,我也只能跟你們再次說聲抱歉,建築師雖然不是農地浩劫的元兇,卻也沒有多少人拒絕成為幫兇,眼下發生的事情,不但讓我難過,更讓我覺得羞赧,因為這次確實跟我有關。

請接受我的道歉,希望你們趕快長大、趕快接班,祝福你們、祝福台灣!

---------------------------------------------


相關連結: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2010台北花博會 經建會同意補助半數經費

tpexpo 16 元月, 2009 09:37
來源: 大紀元
【大紀元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10日電)台北市政府計劃明年舉辦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今天決議同意補助總經費50%、約新台幣39.16億元,並請農委會組成跨部會協調推動小組提供協助。


台北市政府計劃舉辦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規劃在涵蓋圓山公園、美術公園、新生公園及大佳河濱公園等基地,以「彩花、流水、新視界」為主題,運用「園藝」、「科技」及「環保」設計理念,展現台灣花卉產業、文化與藝術的內涵,預定2010年11月開幕。


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總需求概算為78.32億元,初步預估將有國內外約600萬參觀人次,總經濟效益將達110億元。


經建會今天召開委員會議討論此案,同意補助總經費50%(39.16億元),除2008、2009年度已編預算外,2010年匡列10億元,2011年6.63億元暫予保留,待展覽結束後,由台北市政府將效益指標達成情形送農委會檢核確認超越門檻再撥付。


經建會並請農委會組成跨部會協調推動小組提供協助,以利博覽會順利舉辦。


經建會指出,這場花卉博覽會為台灣的城市首次爭取到正式國際授權舉辦的世界級博覽會,且展覽期間正值民國10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博覽會可扮演啟動角色,並有助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及提升台灣國際形象,應給予支持。



-------------------------------------------------



我們先跳過600萬的參觀人次不論,也先暫時假設這裡面完全沒有浪費的公帑(謎之聲:怎麼可能!)。我們先來研究看看78.32億元可以做些什麼,先搭一下最近熱門新聞的順風車,曾雅妮他向馬先生建言的LPGA巡迴賽,舉辦一次需約一點多億元經費(暫不考慮尚有企業可參與補助),以兩億來計算,可以辦最少39次。舉最近我們藝術圈蠻關心的大同區里民活動中心,照當代藝術基金會當時與文化局簽約,當代館一年的經費由基金會出資約51%、文化局出資49%,各為2,500萬及2,400萬。以五千萬元計,這些錢可以讓已經收為文化局禁臠的當代館好好經營156年。算了,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經濟民生問題,那我們來看看如果是失業補助金,現在最高的領額是三萬,這樣有26萬1066的人可以領到補助金(按:約接近嘉義市總人口)。最後一項來關心一下社會議題好了,沸沸揚揚的樂生院拆除計畫,據報導文建會補助三億多元經費,並按文建會審核通過的計畫施工要拆除重組,成立樂生博物館,用三億元算的話,樂生可以拆了又組,組了又拆一共26次喲!

好吧!這些問題的重點,都不在於,到底花了多少錢作什麼事,重點是,究竟你的文化政策是什麼?

北美館2010年雙年展時據說部份展場要挪作花卉展場用,然後現在故宮南院要變花卉園區,種花這種能夠快速消耗經費,又能搭老少咸宜之順風車,順便冠個美化生活的名字這種事,真是完全符合當前的政府之需求。(反正過不久CEPA(改太多版本了,已經不知道叫做什麼了)和其他條約簽一簽,我們也不太需要發展什麼台灣主體的文化了,反正我們的課本一直寫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歷史五千年嘛!)

把所有的政策都當作經濟問題在處理,這樣對嗎?如果發展文化和藝術這麼簡單,丟78億進去就可以同時「園藝」、「科技」及「環保」,又同時展現台灣花卉產業、文化與藝術的內涵,那藝術家,建築師,景觀設計師,考古學者,環保運動團體以及科學家,都通通一起去種花好了!!


在檢討經典賽慘敗之餘...


光復棒球隊 下午舉行最後一場比賽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即時報導】
2009.03.15 12:03 pm

由於台北市政府即將於16日把松山菸廠舊址,移交給遠雄集團。緬懷那份與社區及土地相結合的棒球運動,在地的「光復棒球隊」將於下午3時舉辦最後一場球賽。以抗議北市府一方面成立「台北市棒球隊」,另一方面卻扼殺了棒球的真正精神。

---------------------------------------------------

告別松菸 光復棒球隊不捨

〔記者洪敏隆/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今天將封閉松山菸廠的大巨蛋預定地,準備交地給遠雄集團,臨時運動場也將走入歷史,當地的光復社區棒球聯隊小朋友,昨天在松菸的最後練習也成了球場告別作,家長感慨呼籲,別讓棒球場消失。

家長怨剝奪運動空間

光復社區棒球聯隊是由光復國小及仁愛國小30多名小朋友組成,成軍近1年,剛成軍參加城中少棒錦標賽即獲得第4名;小球員們都說,這裡草地不平,球滾動時會不規則彈跳,反而可以訓練反應。

參與創立球隊的曾爸爸感慨說,孩子們放學後找不到可打球的地方,是台灣棒球運動最大問題,要振興棒球,就該給三級棒球更多空間,現在以棒球之名興建大巨蛋,卻因此剝奪孩子們的運動空間,實在很諷刺。

光復聯隊將改在塔悠路堤外的河濱公園練習,因為交通不便等因素,很多家長考慮不讓小孩繼續打球。

教練盼多些社區球場

教練蔡富丞說,小球員天真活潑又有潛力,家長們也都認真付出陪練,繼續練下去,假以時日一定會有好成績,若能多些社區球場,對台灣棒球運動來說,絕對比成立甲組棒球隊更有幫助。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說,目前大巨蛋的都市設計審議與環境影響評估都在審查,加上申請建照等程序至少還要一年,沒必要馬上封閉,她希望在取得建照前,能讓小朋友繼續在此練球。

教育局主任秘書林信耀說,按照合約這個月必須交地,且松菸內沒有符合規格的棒球場,是否適合小朋友打球,還要再評估。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中央社]聲援西藏 德近千城鎮升雪山獅子旗


聲援西藏 德近千城鎮升雪山獅子旗
2009-03-11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0日專電)

今天是西藏抗暴50週年,德國近千個大小城鎮今天都升起雪山獅子旗,表達德國民間支持藏人自治,反對西藏文化和語言瀕臨滅絕的心聲。

發起這次行動的「德國支持西藏」(TibetInitiative Deutschland)組織表示,每年3月10日西藏抗暴紀念日舉辦的「為西藏亮出旗幟」活動,今年已經進入第14年,包括漢諾威(Hanover)、斯圖加特(Stuttgart)、波茨坦(Potsdam)等各邦的首府在內,今年全德國共有996個大小城市和鄉鎮響應。

協調這次行動的戴曼-克里孟斯(MonikaDeimann-Clemens)告訴中央社記者說,升雪山獅子旗目的是提醒世人關注藏人的處境,支持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非暴力的和解立場,呼籲北京與達賴喇嘛對話,不要再讓西藏爆發危機。

她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處境危急,獲得國外援助才得以渡過難關,因此受到壓迫的藏人現在也需要外國的支持,流亡的達賴喇嘛必須返鄉,才能真正解決西藏問題。包括義大利、法國、捷克、瑞士、匈牙利、荷蘭在內,全歐洲各地今天至少有2000個大小城鎮,也加入升雪山獅子旗的活動。

「德國支持西藏」組織今天還計劃在柏林、漢堡等24 個德國城市的中國駐外機構前和市中心廣場,舉行示威活動,呼籲北京面對西藏問題。

---------------------------------------------

【314動員通知】圖博(西藏)抗暴50週年遊行@台北

尋夢返家50年314圖博(西藏)抗暴50週年遊行動員通知50年在自己的土地上遭受迫害50年來不能喊出達賴喇嘛的名50年流亡海外的無根生涯50年哭喊著要回家的聲音圖博人尋夢返家的路邀您陪他們走一回…
【時間】2009年3月14日(六)下午一點(兩點準時出發)
【集合地點】忠孝復興站2號出口前廣場(Sogo復興館前)
遊行更多詳細內容,請見:http://310tibetanuprisingday50th.blogspot.com/

315反賭場․倒退嚕大遊行by反淡北聯盟

各位關心反淡北道路的朋友
淡北平面道路、臺二線拓寬、新建跨河大橋....
都是為了淡海新市鎮土地解套,以及暗中為賭場設置鋪路。

目前國民黨政府陣勢已佈置 (糖衣毒藥陣),淡水北側河畔美景, 若無強大支援, 很可能將失守!!糖衣 -> 台二線拓寬預定地部份挪用變為綠廊步道, 及建設回饋金毒藥 -> 實質出賣淡水北側河畔美景生態, 成就 "北側永久性道路"

詳細說明請參閱下面兩個網頁
交通部將主導【拓寬台二線】需興建替代道路?
蔡鎮長: 當然要有(臨時沿河)替代道路, 且建議保留此(臨時)替代道路!
http://www.tw-1st-river.org/f2/index.php?load=read&id=91

載運砂石、化學品、成品油、煤炭、雜貨等大宗物資長長大卡車車隊將在淡水文化城重要幹道呼嘯穿梭? 您同意嗎?
http://www.tw-1st-river.org/f2/index.php?load=read&id=92

..........................................................

「反賭場․救臺灣」,請大家一起走出來,讓我們的決心讓政府看到

315反賭場․倒退嚕大遊行爭議十年的離島建設條例第十之二條賭博條款,在社會沒有共識的情況下,立法院於2009年一月十二日強行表決通過。即使民間反對與疑慮的聲浪高漲,行政院依然繼續蠻幹,聲稱將在本會期提出相關賭博法案繼續闖關,包括「觀光賭場之申請程序、設置標準、執照核發、執照費、博弈特別稅及相關監督管理等」,澎湖縣政府也可能在年底前舉辦第一場公投。 反賭聯盟因而發起「三一五反賭場大遊行」,凝聚民間力量向政府施壓阻擋立法,不願將祖傳的好山好水奉送給財團,也不願將子孫的未來交給政客豪賭。

若澎湖第一個骨牌被推倒,緊接著必然是本島賭場「遍地開花」,將使整個台灣社會嚴重「倒退嚕」:

經濟倒退嚕!毒藥當仙丹賭博產業龍頭在世界各地瀕臨倒閉,這是個業已沒落的夕陽產業,但各地方首長卻當作發展萬靈丹,短視近利。賭博僅是財富移轉,不僅不會帶來財富累積,更會於在地產生「吞噬效應」,讓周邊的商店、民宿與餐館被豪華大賭場吞噬殆盡。

治安倒退嚕!犯罪害無辜只要是賭場所在地,病態賭徒必將帶來高犯罪率,屆時將有大量無辜第三者受到打砸搶、擄人勒贖的重大傷害。․環保倒退嚕!貪婪又浪費各縣市賭場預定地,幾乎都是當地生態最豐富的環境敏感地,卻飽受炒作土地的貪婪之心威脅。而賭場以廉價服務迷惑賭徒,助長奢華與揮霍資源的劣習,造成地球與台灣土地的沈重負擔。

政治倒退嚕!貪腐愛洗錢澳門因中國大陸高官大賈洗錢而帶來了病態繁榮,國內若設賭場,對反貪腐陽光政治是一大打擊。龐大賭場利益的分配,在欠缺監督下,將使污穢髒臭的地方政壇,更加不堪聞問。․道德倒退嚕!魔鬼扮天使觀光賭場是裹著糖衣的毒藥,壞的手段不能達成好的目的。以高道德標準自詡的馬英九總統,別讓「中華民國」R.O.C.成為「賭博共和國」
R.O.Casino!

我們的訴求:

一、全民公投:開放賭場涉及人民之重大權益與台灣社會、經濟、生態之重大改變,必須交付全民公投。未經全民公投獲得共識前,不應舉辦地方公投或說明會。

二、公開辯論:行政院在提出開放賭場配套法案前,應先舉辦公開辯論,並落實資訊公開。

【遊行時間】2009年3月15日(日)13:00集合、14:00出發
【遊行路線】自由廣場->中山南路->景福門->凱達格蘭大道(反貪腐廣場)
【官方網站】http://www.antigamble.org.tw/ Email 帳號:antigamble@gmail.com

----------------------------------------------

各縣市首長所提及興建賭場之議及預計地點

台北縣:周錫瑋—淡海新市鎮
基隆市:張通榮—基隆嶼附近海域海上郵輪
桃園縣:朱立倫—航空城
新竹市:林政則—港南運河
苗栗縣:劉政鴻—通霄精鹽廠附近八百公頃
台中市:胡志強—烏日高鐵站
台中縣:黃仲生—月眉遊樂區腹地
彰化縣:卓伯源—彰濱工業區
南投縣:李朝卿—日月潭
雲林縣:結合台糖、地點未定
嘉義縣:陳明文—地點未定
台南縣:蘇煥智—七股潟湖與北門潟湖
台南市:許添財—漁光島
高雄縣:楊秋興—永安漁港新生地
高雄市:陳 菊—旗津聖陶沙計畫
屏東縣:鍾佳濱(副縣長)—小琉球
台東縣:鄺麗貞—蘭嶼和綠島(蘭嶼反對
澎湖縣:王乾發—澎湖各島
宜蘭縣:呂國華—龜山島
花蓮縣:謝深山—積極爭取、地點未定
金門、馬祖:態度曖昧,傾向反對
台北市:首長未表態,有主張在社子島開賭。
~~~~~~~~~~~~~~~~~~~~~~~~~~~~~~~~~~~~~~~~~~~~

[反淡北道路聯盟] 小花跳 敬上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中央社]學者建議修法 讓公視獲充足預算

(中央社記者鍾張涵、張聲肇台北28日電)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陳炳宏今天在卓新論壇表示,立法院不該審查公視預算,應修法讓公視有充足且固定的經費,讓它放心製作優質節目。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與中央通訊社上午舉辦第一場卓新論壇,由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主持,與會者針對日前公視簽署「對社會大眾承諾書」、公廣集團獨立性、公視預算凍結和公民參與等議題熱烈討論。

公視副總經理鍾裕淵指出,公視預算新台幣9億元捉襟見肘,公廣集團的理想與規劃受限於預算不明確,法律競合是最大問題,建議修法界定集團的營運範疇。

對公廣集團觀念的落實,現任公視董事陳勝福以明華園團長身份,認為公廣集團經營方式應透明公開,以平息大眾疑慮。陳炳宏也認為董監事的提名與選任,可接受所有公民的參與和推薦。

卓新獎基金會董事姚仁祿以紐約時報和BBC為例,強調紐約時報發行人被問到「未來五年紐約時報的發展」時,回應道「Idon'tknow,andIdon'tcare.」顯見紐約時報預見新科技將一改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媒體得重視群眾結合,以「互動」為優先。

政大新聞系教授翁秀琪指出,公視網站的網路公聽服務,使用相當不便,有興趣的民眾根本搜尋不到,更難以發表意見。

前KissRadio執行董事盧治楚認為,公視現在的節目無法扣人心弦,未來在製作上首重影響力,且不該以收視率為標竿。前華視總經理李遠則分享個人經驗,期許公共新聞勇敢帶領社會議題。

鍾裕淵則回應:「公視仍有許多可努力的空間,如何增強社會大眾的認識、內部管理的問題、與各界溝通平台的建立等,都應自我檢討。」

下一場卓新論壇預定下週六(3月7日)舉行,以「商業廣電生態下支持公廣集團之必要」為重點,預定邀請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前公視總經理胡元輝、前華視副總經理高武嵩、交大傳研所教授魏玓等討論華視加入公廣集團的問題。

卓新論壇未來也將討論「後新聞局時代的廣電政策」、「第四權的自律與他律」等重要議題。

主辦單位指出,大家都說「媒體是社會亂源」,但如果沒有媒體,批評它的聲音也無法傳出,這正是媒體問題的一大弔詭--必須仰賴我們所批評的。「正因為我們如此仰賴它,所以我們希望它向上提升,而不是向下沉淪」,卓新論壇希望喚起更多關心,爭取更多認同,累積媒體改革的社會能量。980228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228/1431979.html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苦勞] 驅趕弱勢居民,朱立倫蠻幹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5569

驅趕弱勢居民,朱立倫蠻幹

孫窮理苦勞網特約記者

今(2/20)天早上,桃園縣政府突然強制拆除沙烏瓦知(河濱)部落,讓經過昨(2/19)天,行政院前落髮陳情、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王進發出面說要協調,誤以為短時間不會有事的部落居民措手不及,桃園縣政府甚至在包括王進發本人的原民會人員還在縣政府與相關局處「關心」的時候,就強勢動作,而王進發今天下午軟弱的態度,加上桃園縣在這麼敏感的時機動手,讓人覺得縣長朱立倫官威好大!

帶隊拆除的桃園縣水務處科長葉孟芬說,今天早上的動作,並非針對昨天部落的行動,或者王進發的發言。而是大約在本週一(2/16)或上週五(2/13),縣政府各局室協調安排好了的,否則「今天去了20幾個工人,一下子怎麼調得到?」葉孟芬說,縣政府並沒有接到原民會方面的通知說先不要拆,今天早上原民會也的確來了,縣府僅向原民會表達「執法立場」的差異;王進發的態度,也表明縣府要怎麼做,原民會一點辦法也沒有。

有人指控桃園縣政府是因為行政院的「擴大公共工程」方案要在今年6月前,把預算消化掉、搶建腳踏車道,所以才趕著拆房子,葉孟芬說,拆房子跟腳踏車道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她強調,不需要拆房子腳踏車道還是可以做,要拆房子完全是因為河防安全,因為部落的房屋在行水區裡面,而且都是違章建築的關係;不過,這個講法與桃園縣政府之前對部落說明時的說法已經完全不同,在遇到批評之後,縣政府說變就變;沙烏瓦知部落牧師張進財說,如果是因為當初說的「腳踏車道」,大家都已經同意往後移15公尺,不要影響到工程,同時也願意把部落做環境的美化,與腳踏車道共生。而至於「行水區」,則更加莫名其妙,一直到現在為止,縣政府從來沒有出示過任何一張的圖,說明葉孟芬口中的「行水區」的範圍到底在哪裡,完全都只是官員口裡說說的東西。

用這種突襲的方式拆房子,部落的居民一時之間全部無家可歸,連今天晚上落腳的地方都沒有,葉孟芬說,「這些人在外面都有房子、可以去親戚那邊住」,對於這樣的說法,張進財覺得十分無奈,縣政府對外的這一套說辭,聽起來好像部落的人只是故意去強佔河川地不走,但事實上,如果有地方可以住,為什麼要去住那裡呢?張進財說,的確有一些家裡給小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但那都是很小的房間,「在外面有房子」這種模糊的說辭,只是在混淆視聽。縣府官員說出這樣的話來,是非常惡毒的污衊。事實上,在部落今天行政院的行動結束之後,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就回到部落門口的涼亭裡露宿。

張進財說,因為小孩子有上學、讀書的需求,才會在外面租房子,而在部落裡,因為族人生活貧困,除了居住之外,居民也從事小規模的農作,這是他們的生活支柱之一,部落的農作與居住、生活關係密切,所以無法與這塊土地分離,他們在部落裡已經這樣生活了30幾年,縣政府這樣的動作,將使得這樣的生活完全被破壞。葉孟芬說,對於被拆遷的居民,縣府已經有急難救助的方案,但這種方式,只提供給設籍在桃園的居民,部落裡根本沒有幾個人符合資格,而且區區5千到3萬塊的補助,對於失去家園的人來說,怎麼會夠?張進財說,他們要的不是這些錢,而是一個家。

拆除之後,沙烏瓦知部落無路可退,勢必將再回到原地重建,縣府的手段雖然強硬,但是要摧毀原住民的生命力,也還沒有那麼容易,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原民會的弱勢無能,以及朱立倫的蠻幹作風,已經表露無遺。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徵兆] 濫權

查抄色情漫畫 銬回女工讀生
更新日期:2009/02/20 02:55 林金池、蔡偉祺/北縣報導

淡水有三家漫畫出租店因陳列日本暢銷漫畫《航海王》(又名海賊王),上周三被警方認定違法,不僅未持搜索票入內搜索,還將女工讀生以現行犯「銬回」法辦,身心受創的女學生至今忘不了冷冰冰的看守所,嚇得每天以淚洗面、不敢出門。

十一日晚,淡水警分局水碓派出所兩名警員與一名便衣刑警,到轄區水源路三家漫畫出租店查察,認定店內擺設的《航海王》漫畫屬於暴力與色情書籍,違反刑法第兩百卅五條妨害風化,將店內女工讀生以現行犯「銬回」派出所,接著通知店老闆到警局製作筆錄。

網友聲討 批違反比例原則

店內女工讀生就這樣被銬上警車帶走,無論業者如何央求:「放了工讀生,有問題找負責人」,警方依舊不為所動,這些女學生回想事發經過忍不住發抖流淚,忘不了冷冰冰的看守所,更害怕人生就此留下前科汙點。

警方的大動作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群情激憤、幹譙聲不斷。「有這麼嚴重嗎?《航海王》電視都有在播耶?」「警察沒事幹嗎?還是店家沒付保護費才會找麻煩?」「將女工讀生『銬起來』真的太超過了啦?違反比例原則!」「現在是警總時代嗎?警方濫權到無法無天?」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水源路三家漫畫出租店被查抄後,已有一家遭警方強迫歇業,另外兩家雖然生意興隆,但記者表明來意後,店內工讀生不願多談,僅強調非當事人,不方便表示意見。

警方:開放空間不需搜索票

淡水警分局長艾鵬澄清,警方僅針對店內擺設的色情漫畫查抄,部分查扣漫畫內容充滿「人獸交」等情節,並非因為《航海王》遭移送。

至於移送女工讀生部分,網路上指稱有三、四名女工讀生被警方帶走,艾鵬強調,警方值勤時店內僅有一名女工讀生,同仁無奈只好將她帶回製作筆錄,但並未上手銬,直到隔天移送法院時,才依程序將女工讀生上銬。

淡水警分局行政組長鄭有益強調,漫畫出租店為開放空間,入內查緝色情書刊不需搜索票,這與日前泰山光碟店不同,同仁依法執勤並無不當。

---------------------------------------------

五天抄兩次 業者:標準何在
更新日期:2009/02/20 02:55 林金池/專訪

「五天內連抄兩次太誇張了,我們又不是色情書店,缺績效也不該這樣搞法!」「警察說暴力就暴力、色情就色情,民不與官鬥,我們能說什麼、敢說什麼?」淡水一家漫畫業者受訪忍不住大吐苦水。

業者表示,警方當天到店內查抄完全不聽解釋,把一批他們認定違法的漫畫扣走,偏偏認定標準在哪也不曉得,接著就把幾名女工讀生用手銬銬走,嚇得女工讀生當場哭了出來,差點下跪求情。

業者說,當天被查扣的有《克亞樹的夫妻成長日記》,這本書被認為色情,他們無話可說,但敘述海盜冒險故事的《航海王》漫畫,居然會被認定為暴力漫畫,這就令人難以接受,但警方只丟下一句「如果警察有錯,法官會還你們清白!」

業者表示,他經營的只是單純的漫畫出租店,門口也放置十八歲禁止進入的招牌,不懂警方為何來找麻煩,漫畫書如果有問題,警方該去找上游出版社,怎麼會找漫畫書出租店?就好比牛奶出問題,不找生產廠商,卻法辦便利超商一樣可笑。

業者強調「官不與民鬥」,為了繼續生存只好忍辱負重,但希望警方訂出可依循的標準,不然全國這麼多漫畫出租店,為何單單只找他們幾家開刀?且執法過程也明顯違反比例原則,實在令人難以信服。

--------------------------------------

警署行字第0970143057號(附件)

員警查察取締疑似猥褻出版品之執法手段是否過當疑義

一、關於搜索手段

(一)員警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可否逕行搜索?當事人可否拒絕搜索?員警搜獲之出版品可否作為據以移送之證物?

本署意見:

一、員警站在第一線肩負維護社會治安、偵查犯罪職責,面對狀況瞬息萬變,常需立即作出決定並採取適當、適法之行動,難免發生時間上不及聲請搜索票之急迫情形,惟為維護人民之基本權利,如有必要無票搜索,自應恪遵刑事訴訟法第 130 條附帶搜索、第 131條第 1項對人之逕行搜索、第 131條第 2項對物之逕行搜索、131 條之 1同意搜索等例外搜索之規定。

二、員警欲執行無令狀搜索,事前須自行審酌是否符合上開四種無令狀搜索相關法定要件,如符合始得發動;事後則須循一定程序報請司法審查。個案上如未得受搜索人自願性同意,固不得發動「同意搜索」,然如符合其他無令狀搜索之法定要件,仍得發動搜索,依刑事訴訟法第 132條規定並得用強制力。

三、搜索時,如發現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得扣押之(第 133條第 1項)。對於已扣押之證物,無論其有無證據能力,依法員警無權逕予發還,且原則上應移送檢查官處理。

(二)員警雖著制服但未出示證件,可否逕行進入營業場所進入搜索?當事人可否制止員警之行為?

本署意見:

一、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4條第 1項規定,警察行使職權,應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並應告知事由。其中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二者擇一即可;惟為化解民眾疑慮,在未妨礙職權行使前提下,可依民眾要求而出示證件。另刑事警察人員執勤時,均應出示「刑警證」或「刑警徽」。第 2項同時規定,警察未依前項規定行使職權者,人民得拒絕之。

二、公共場所、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及有違序或違法行為之虞經該管警察機關指定為臨檢處所之場所,警察依警察職權行使法自可進入作一般「任意性」(非強制性)檢視,未發現不法情事,即不得對在場民眾逕為盤查身分及任意妨礙其營業。至於進入後對於在場人員之身體、物件、電磁紀錄、住宅或場所為搜索、扣押處分,仍應遵循刑事訴訟法第11章關於搜索及扣押之規定,並依其具體情形,經法院事前或事後之令狀審查。

(三)員警依《刑事訴訟法》第 131條之 1規定進行同意搜索,可否要求當事人事後簽署「自願搜索同意書」?當事人可否拒絕簽署?

本署意見:
「自願搜索同意書」並非現行警察偵查犯罪手冊所附之文書格式,惟其可作為「證明」同意搜索之方式之一。受搜索人如於事前確有同意之事實,縱然事後拒絕簽署此一文書,亦不必然代表員警違法搜索。例如員警於搜索全程有錄音、錄影,可看(聽)出受搜索人同意搜索之意思,或有其他在場人可證明。現行之搜索扣押筆錄中,「執行之依據」欄亦列有同意搜索一項,如員警選勾此項,並經受搜索人簽名,亦可作為同意搜索之證明。

(四)對於固定場所、時間開店營業且未有逃亡疑慮之出版品租售業者及店員,是否   符合《刑事訴訟法》第 131條規定之員警進行逕行搜索要件,可由員警進行逕行搜索?

本署意見:
參照最高法院96年台上字第5184號刑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 130條規定附帶搜索之範圍,以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身體、隨身攜帶之物件、所使用之交通工具及其立即可觸及之處所為限,同法第 131條第 1項所定緊急搜索,其目的在迅速拘補被告、犯罪嫌疑人或發現現行犯,亦即得以逕行進入人民住宅或在其他處所搜索之對象,在於「人」而非「物」,故對開設店面擺設疑似刑法第 235條規定之猥褻物品之商店,並非不能依法聲請搜索票後,再持票執行搜索,是以,此類案件自應於事前聲請搜索票為妥。

(五)對於經出版社發印出版、通路商鋪貨至全國各出版品租售店面之出版品,在無情況急迫下,是否符合《刑事訴訟法》第 131條規定之「在二十四小時內,證據有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之虞」之條件,可由員警而非由檢察官以逕行搜索的方式進行搜索?

本署意見:
刑事訴訟法第 128條之 2規定,搜索除由法官檢察官親自實施外,由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第 131條第 2項之「對物緊急搜索」,僅授權檢察官判斷是否發動。員警若認為個案有符合第 131條第 2項之要件,應即報請檢察官指揮,經檢察官同意發動搜索後,於其指揮之下執行本項搜索。

二、關於取締時間

一般租書店固定營業時間大多自中午開始,警察是否必要「總是」在夜間進行取締查察工作,迫使被取締之當事人必須配合偵訊程序,而被留置於警局過夜?

本署意見:
員警站在依法協助偵查犯罪之立場,自應依民眾檢舉、告訴、告發或執勤中發現等,隨時進行調查處理;至於具體個案是否必要於夜間執行臨檢取締,應由當地轄區警察機關主管長官衡酌實際狀況判斷。

三、關於使用警銬或其他戒具

員警對於配合留置且無攻擊他人、毀損物品之企圖,也無自殺、自傷企圖之當事人,是否必要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0條規定加上警銬或其他戒具?移送過程中亦然?

本署意見:
一、員警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0條之規定,得對有該條第 1項各款情形之人使用警銬或其他經核定之戒具;另由刑事訴訟法第92條第 2項、第 229條第 2項及解送人犯辦法第 5條第 1項、第 6條第 1款及第11條第 1款規定以觀,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逮捕或接受現行犯、或接受被拘提或逮補之犯罪嫌疑人,應解送檢察官,而於解送過程中,必要時得施以戒具

二、另有關員警使用警銬之時機或條件,本署90年12月 4日(90)警署行字第204340號函頒之「警察機關拘捕留置人犯使用警銬應行注意要點」中亦有明定,應由執行員警依具體個案之實際情形判斷,不得逾越合理使用程度。

四、關於當事人自行錄影、錄音

(一)員警於當事人之營業場所內進行搜索時,或當事人於警局接受偵訊時,當事人可否基於保障自身權益之前提,自行全程錄影、錄音?此影音資訊是否具證據力?

本署意見:
一、刑事訴訟法第 100條之 1第 1項規定,訊問被告,應全程連續錄音;必要時,並應全程連續錄影。但有急迫情況且經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第 2項規定,筆錄內所載之被告陳述與錄音或錄影之內容不符者,除有前項但書情形外,其不符之部分,不得作為證據。另第 100條之 2規定,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準用之。

二、刑事訴訟法第 245條第 1項所規定之「偵查不公開原則」乃偵查程序之基本原則。針對搜索程序,第 124條亦規定:搜索應保守秘密。按偵查不公開原則一方面在保護當事人及關係人之名譽,另一方面亦有維持偵查效率的考量,以防止偵查內容之外洩而導致湮滅證據或勾串、偽證等。因此,對於搜索與偵訊之過程,自不宜由當事人自行錄影、錄音

三、若員警確有未依法執行,可於案件偵查時向承辦檢察官提出告訴或告發,並調閱錄影、錄音帶內容,以保護自身權益。

(二)員警可否制止當事人自行全程錄影、錄音?如員警出手制止,當事人可否進行申訴?

本署意見:
如員警認為當事人對於警方查扣之物證有洩露偵查內容之虞或影響他人隱私之虞,當然可以限制不得拍攝。另如果執勤員警沒有錄影、錄音,當事人亦可要求其全程錄影、錄音,事後要求員警之主官(管)查閱搜索時的錄影帶,對未依規定執勤部分,依規定調查處理。

五、關於員警執法態度

員警於執行勤務時,可否制止當事人打電話尋求協助?於未有充分告知當事人之合法權利、義務下,可否以誑騙方式誘使當事人於筆錄上簽字?

本署意見:
一、同前說明,如執勤員警認為當事人有洩露警方執行臨檢查察行動之虞或影響他人隱私之虞,當然可以制止當事人打電話尋求協助。

二、訊問被告及犯罪嫌疑人,依刑事訴訟法第95條規定「應先告知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得選任辯護人及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第96條規定「應與以辯明犯罪嫌疑之機會;如有辯明,應命就其始末連續陳述;其陳述有利之事實者,應命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第98條規定「應出以懇切之態度,不得用強暴、脅迫、利誘、詐欺、疲勞訊問或其他不正之方法。」另依第 100條之 2規定,前揭規定於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準用之。從而員警於詢問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自應遵守前揭相關規定

六、關於製作筆錄時

(一)員警於製作筆錄時,可否要求當事人依員警之指示回答問題?如當事人拒絕依員警指示回答問題,員警可否中斷錄影、錄音?如當事人要求於筆錄中加入有利於己之內容時,員警可否拒絕?

本署意見:
一、依警察偵查犯罪手冊規定,詢問不得提示、暗示,並應尊重被詢人之人格,使能在自由意志下坦誠供述(第 111點);製作筆錄不必拘泥於文句辭藻,應力求通俗易解,可保留原語氣,或記載其所用之土語或俗語,藉以保持真實,使與受詢問人真意相符合(第 131點)。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 100條之 2準用第 100條之 1規定,員警詢問犯罪嫌疑人時,除有急迫情況且經記明筆錄者外,原則上應全程連續錄音;必要時,並應全程連續錄影。另依檢察及司法警察機關使用錄音錄影及錄製之資料保管注意要點第 4點規定,錄音、錄影應自開始詢問時起錄,迄詢問完畢時停止,其間應連續始末為之。

三、綜上,以及刑事訴訟法第 2條規定「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就該管案件,應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第 1項)被告得請求前項公務員,為有利於己之必要處分。(第 2項)」,如當事人要求於筆錄中加入有利於己之內容時,員警仍應依警訊時實際情形及全程錄影錄音之內容,核實記載。

(二)如當事人發現筆錄中有不符實際情況之內容,當事人可否拒絕簽名具結?如員警以各種手段強迫當事人簽名具結,當事人可否拒絕?

本署意見:
依警察偵查犯罪手冊第 127點規定,受詢問人如拒絕回答或拒絕在筆錄上簽名、蓋章或按指印時,不得強制為之,但應將其拒絕原因或理由記載於筆錄上,仍可發生筆錄之效力。另依檢察及司法警察機關使用錄音錄影及錄製之資料保管注意要點第 6點規定,受詢問人如對筆錄內容有異議,而詢問人亦認其異議有理由者,應即更正或補充筆錄之記載;如認異議為無理由,應當場播放錄音、錄影之內容予以核對,並依據核對之內容,更正或補充筆錄之記載或僅於筆錄內附記其異議之事由。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後生,打幫 by林生祥



【後生,打幫】( 後生,還好有你)
詞 鍾永豐/林生祥 曲 林生祥
後生 好在有你 幫我出一口氣
炸彈 混白米 包著我的心情
後生 好在有你 幫我出這口氣
炸彈 混白米 擔硬的農家子弟

他們講你種的十來顆白米炸彈
犯法做不得
但是他們壓抑農業的政策樣樣合法
這個又怎樣
現下省不得要買的愈來愈貴
賣得了要種的愈耕愈虧
這個社會沒什麼道理
大蛙吃小蛙蛤蟆吃石螺
我們耕田人太小太散
改朝換代相同被人欺到到
市場夠慘還死硬要加入WTO
價勢崩盤就笑我們怎會這麼笨

後生 好在有你 幫我出一口氣
後生 好在有你 幫我出這口氣
拜請 天公 疼你這個傻子
拜請 天公 疼你這個傻子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books] 關於 我們

「我們是鏡。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彼此注視並為對方呈現,你可以看到我們,你可以看到自己,他者在我們的視線中觀看。」 --- 查巴達解放軍 馬珂士

這段文字,是出自於長期從事勞工運動的顧玉玲的《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這裡描述了幾段,關於海外移工在台灣的故事。這書的書名是"我們",其實你們他們她們,也就都是我們--都是身為人,我們共同有喜怒哀樂的反應,也許也有幻想夢想和理想。這些故事,雖然我們都有點陌生,但真的就都在我們身邊。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2+2=5 Radiohead

[轉錄 ] 2/4河濱部落、崁津部落聯合落髮行動

【敬邀採訪】敢問朱縣長 台北縣能,你為什麼不能?——河濱部落、崁津部落聯合落髮行動

台灣原住民族遭政府迫遷再添一樁!繼去(2008)年台北縣溪洲部落、三鶯部落等遭縣府以優勢公權力威嚇拆遷事件後,位於桃園縣大溪武嶺橋下的「河濱部落」以及其上游的「崁津部落」,共計約40餘戶的居民,又將遭到被怪手、警力迫遷的命運。身為長期受欺壓、流浪的原住民,我們要問朱立倫縣長,當台北縣長周錫瑋已經承認過去的迫遷政策流於粗糙,並將積極為溪洲部落、三鶯部落等都市原住民部落復水復電並覓地安置之際,何以同樣身為國民黨地方父母官的您,無法拿出同等的善意來對待我們?

去年12月中旬,陪同三鶯部落自救會前往凱達格蘭大道抗爭的導演侯孝賢大聲質問:「為什麼我們的政治人物永遠是經濟獨大?」「當你沒有土地的時候,就像一個人沒有身體,沒有身體你要如何長大?」他不僅道出了我們的心聲,更以具體的落髮行動獲得來自總統府以及台北縣政府的善意回應。然而我們要問朱縣長,獲得高民意支持度的您,是不是因公務繁忙而忽略這則新聞,還是您並不認同來自侯孝賢、朱天心等社會良心的呼喊?否則怎會採用過時的粗暴手段,而不是以對話取代對抗?從過去的土地被侵佔、為了生存離鄉背井到今日的沿河岸自力造屋維生,台灣原住民已經一退再退。在金融大海嘯、景氣大衰退的今天,政府帶頭毀人家園,叫我們無力負擔經濟成長惡果的基層人民,又要退到何處棲身?

從1976年初到此地至今,「河濱部落」跟「崁津部落」的族人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20餘年,雖然其間也曾遭到呂秀蓮縣長的強腕迫遷,但大家最後還是留了下來。只因為此地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我們大家所共同開墾、搭建起來的,退此一步即無死所。在三鶯部落自救會,以及其他團體的聲援下,我們同樣將以集體落髮的方式,痛陳台灣原住民流離失所的命運,展現我們集體捍衛家園的決心!在此具體要求桃園縣政府:

在未能與部落協商後續規劃前,停止任何迫遷行動!

行動時間、地點:2/4星期三上午10點、桃園縣政府門口
【新聞聯絡人】崁津部落蔡蕙蘭小姐0937-001454/河濱部落張進財牧師0917-205415
【交通方式】從台北前往:搭乘中壢客運或指南客運(約10~15分鐘一班車),於"振聲中學"站下車。
搭車位置詳見下列路線圖(點選後可看大圖)。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Fu2Zos8tfqbdVLq2pQGxJ6cvAaiXi0Ts8RfPzCkeIPEEOwvbn5s6-QaFBSSmyyRag4KWuzHVuakBlL2IVfKHg-LBLpD6sNPC5J-nUewrZycnXz-3OMacaV6dCJeVmDl6wC-2q4kTEYbcO/s1600-h/new_pa8.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2EtXX6p9pM2eMZSkYXGKxHh2OnwfLPyIH4hdOAvEfrERvT3vm94H50JmL8Za1f6zWh7uPvQu5hrO0DGgBaYai_xuz_LHLUl1i4JRt50WLHjzzli8mE6ek1vOvhwtKVAqXif8osHH1VvDJ/s1600-h/01.gif

來自http://support-sanying.blogspot.com/2009/02/24.html

---------------------------------------

延伸閱讀:
[苦勞網]單車道再阻原民生存路 桃縣年後拆武嶺橋部落
...今年快64歲的古拉斯說:「縣府嫌我們的屋子不好看,怕給人原住民的負面印象,但是要是我們不用怕被拆的話,條件允許我們一定會蓋比現在漂亮的房子!」他也心裡不平衡的指著一旁的漢人屋舍,表示那些漢人的房子好多年前就已經申請合法,然而原住民只能笨笨一直住在不合法的房子裡天天提心吊膽。
[苦勞網]掛在遠方的信箱,沒有地址的部落 :桃園崁津部落拆遷前記事
...「沿著河岸上游和下游也都有漢人的聚落,他們看到我們向政府承租土地,也學我們去租地耕種、蓋洋房,但是他們都沒有被拆過,只有我們被拆了兩次,白浪(漢人)是人,我們不是人!」faki無奈的說著。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環境]東山鄉民拒喝垃圾水 望環署徹查by台灣立報

我們的島 東山這六年
http://www.peopo.org/island/post/28927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27727
台灣立報 東山鄉民拒喝垃圾水 望環署徹查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永揚掩埋場恐污染烏山頭水庫水質一案爭議未休,業者聲稱掩埋場址不會污染;但是,環保團體與居民發現,與永揚掩埋場有相同區位條件的六甲掩埋場已污染了烏山頭水庫的地下水,昨天要求環保署及台南嘉義縣市環保局採取水、土樣分析確認,但台南縣環保局以未取得土地許可、環署督察大隊以有事為由,不願意採樣。最後,環團與居民自採樣品送交環署,同時送交樣品給公信單位檢測進行比對。

前台灣環保聯盟會長陳椒華指出,比對中央地調所空照圖、永揚公司提出的環說書等資料,明顯發現永揚掩埋場址有北勢坑斷層通過,但永揚公司卻在台南縣環保局進行環境調查時逕行否認。

斷層泉上建掩埋場

陳椒華2個月來走訪北勢坑斷層18次,發現斷層自東山鄉民聚落一路延伸至烏山頭水庫,地下水豐沛、易循斷層冒出泉水,沿途也確實多有面積大小不一的斷層泉;她說:「永揚掩埋場址鄰近村落,不可能沒有污染。」

當地居民表示,東山鄉已2個月沒有下雨,但永揚掩埋場址仍有水窪、永揚公司否認斷層泉存在,但泉池依然有水。陳椒華補充,永揚掩埋場址原有的9公頃面積都是水,但被永揚公司填平、用防水布掩蓋,但仍有一些水源冒出。

陳椒華強調,斷層帶最易有地下水滲出,永揚掩埋場預計埋設的不僅是生活廢棄物,還有事業廢棄物。比照幾近平行的六甲垃圾場可發現,六甲斷層與北勢坑斷層走向相同、地下水脈皆呈放射狀;當時六甲掩埋場即因爆發水質污染而封廠,不了解南縣環保局為何還要執意力保永揚掩埋場、並準備將此案送環評大會審查。

水質檢測超出標準

據環保署96年進行的「監測井管理及高污染潛勢地區地下水質調查計畫」,其中台南縣六甲垃圾掩埋場兩個地下水監測井,導電度、氨氮、總有機碳、總硬度、總溶解固體物、硫酸鹽等,都超過飲用水水質標準。

環團日前採樣送兩家公信單位檢測,發現六甲垃圾場北側地下水pH及導電度皆偏高,達8.1及8.3,導電度達更超過農業灌溉用水10倍;六甲垃圾場南側採樣三處也發現導電度也高於農業灌溉用水導電度3倍、鐵及錳也超過飲用水水質標準10倍以上。

居民感嘆,全村幾乎以種植柳丁為生,村民65歲以上人口近2百人,若永揚掩埋場通過,「不要說種柳丁,連水都不用喝了!」居民氣憤地指著六甲掩埋場的髒水以「苔疙」形容,其水色如醬油般黑、濃稠有臭味,擔心永揚掩埋場將重蹈六甲掩埋場覆轍。

東山環境保護自救會總幹事陳顯茂表示,環保署96年進行的「監測井管理及高污染潛勢地區地下水質調查計畫」報告,六甲掩埋場地下水位為地下3公尺左右、東山鄉永揚掩埋場址地下水位亦為地下3公尺左右;至今兩個多月,當地雨量不到5毫米下,二場址仍有豐沛地下水,可見垃圾場不能設置於地下水豐沛處。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顏美娟呼籲政府,儘速檢測確認六甲垃圾場174縣道以南的烏山頭水庫地下水及土壤、土樣污染情形、確認危害;也要求174縣道南側應設多處地下水監測井。並要求環署介入處理六甲垃圾場污染、撤銷永揚垃圾場案,嚴禁低海拔水資源豐沛區、烏山頭水庫水源區30公里範圍再設置任何掩埋場。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轉錄]請大家重視澎湖年輕人的想法

......我看到的是澎湖的青壯人口依然不斷外移包括我也是外流人口之一
因為工作機會少 平均收入不高
政府如果真的有心想要對澎湖的人民百姓好
應該積極輔導當地居民
或是作有計畫性的觀光產業開發 讓當地居民優先就業
也可以鼓勵並補助離鄉工作的遊子能夠回家鄉創業
而不是說蓋賭場就能夠拯救澎湖的經濟.........

.......你試過伴隨著月光靜靜坐在碼頭邊
聽波浪親吻堤防的聲音嗎
你試過浮潛在海水中
看熱帶魚穿梭於珊瑚和海草之間嗎
你試過給自己一個悠閒的假日
漫步在澎湖充滿人文古風的老街上嗎
如果你這些都沒試過 那怎麼忍心讓它們就此消失
再也沒機會嘗試?............

詳全文http://www.wretch.cc/blog/pass666666/15009666

[公投相關]公投對他們來說 不是民主人權 只是工具伎倆!


博弈綁公投 違憲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修正離島建設條例」昨天在立院闖關成功,未來,美麗的離島將出現賭場。

此條例規定,未來開放國際觀光旅館,經離島公民投票、有效投票數超過1/2同意,就可附設觀光博弈業,並排除適用刑法賭博罪章的規定。設置觀光賭場,得依公投法先辦理地方性公民投票,但投票人數不受縣(市)投票人數總數1/2限制,只要有效投票數超過半數同意即可。

此條例僅開設置賭場的大門,相關配套措施目前並無明確擬定。包括觀光賭場申請程序、標準、執照核發、執照費、博弈特別稅、相關監督管理等事項都要以其他法律定之。唯一納入法條的是,「經營觀光賭場及從事博弈活動者,不適用刑法賭博罪章之規定」。

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釋昭慧痛心地說,各界人士反賭場十多年,政府一直不願公開辯論,甚至改變現行公投法規則,讓地方人士自決,「根本就是違憲!」人本基金會董事長史英指出,過去社運團體曾針對多個爭議性議題要求公投,「如污染極大的核四與地方息息相關,但政府卻不願進行討論。」攸關全台問題的賭博除罪化卻交由地方自決,明顯邏輯錯亂。

目前澎湖可投票人數約6萬8059人,日前曾舉辦過一次投票,投票數為1萬3953,投票率約21%;其中同意票7830票、不同意票為5984票。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說,澎湖縣府卻扭曲數據,表示澎湖有近6成民眾支持開放賭場,其餘4成不贊成都是外地學生或環保團體。

此外,這項公投形式也不公正,不但與村里長選舉一同舉行,更只在選務門口用一個學生開班會投票用的箱子回收,甚至沒登記誰領票。潘翰聲說,發票者一得知來者為反對賭場的,就不發給選票;對支持者則給超多張,簡直是亂來。

全國教師會總幹事羅德水表示,公投法雖被批評為「鳥籠公投」,但不論如何都是特別法,原公投法規定須全體投票者過半數才算有效公投,但現為通過博弈條款,卻改為「來投票者過半數贊成即有效」。潘翰聲說,「等於就算三人投票,兩人贊成,這樣也叫公投通!」

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透露,許多澎湖應大學生已被要求遷籍澎湖以成為支持設賭場的人頭;「依過去縣市政府對特定議題介入的經驗,離島校園師生很可能變成啦啦隊,因為不配合政令,教育可能會被考核為乙、丙等或解聘」。

吳忠泰反諷,若博弈條款真的要通過,那麼離島教育的校本課程恐怕應修改成「離島學生應認知借錢是高尚的行為、賭錢是正當行業、支持賭場是愛鄉的表現」。

羅德水說,若政府要為特定議題護航而修改公投法規則,就應全面修改,讓所有特定議題如小班小校、核四興建等問題進行公投,否則政府帶頭違憲,是比賭博更糟糕的教育示範。

-------------------------------------------

相關文章:
澎湖發展「觀光博弈」不可行
新聞幕後》財團周旋府與國會 博弈終開門
陳添枝:不會有博弈產業 是觀光產業
博弈條款闖關 胡志強支持開放博弈

-------------------------------------------

雖然政府關員一再強調,博弈是觀光產業,
但在台灣一切相關配套措施尚未完成之際,
這種說法只是掩耳盜鈴、指鹿為馬的方式。
政府強行修改條文以使博弈合於法規的方式,
更如同強暴國家法治!
請回想去年的高雄市小班制公投,
如果在這些事情都是好政策的前提下,
為何小班制公投無法被以同樣的效率改變規章通過?
反而是爭議較大的博弈條款率先通過?
甚至已經大辣辣的對外宣稱向財團招手?

雖然離島地區的確需要經濟的振興,
但引進財團的後果通常只是如同,
在地方建一條抽血管,
於是財團抽取地方的血(資源)去賣,
大家因為賣血獲得暫時的利潤,
但不久之後這塊地方可能終將因失血過多而死。
同樣的例子有太多,
連海角七號也演給大家看過了。
振興經濟有太多太多方式了,
何必要選"開放博弈"如同飲鴆止渴的路?

報導中有關公投的法規內容可參閱舊文章中,
有對公投法規詳細的介紹。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三鶯活動]三鶯部落自救會抗爭尾牙

【誠摰邀請】2009.1.17三鶯部落自救會抗爭尾牙

經過幾個星期的密集準備,三鶯部落自救會精心籌劃的抗爭尾牙,即將在2009.1.17下午3點準時登場。屆時我們除了會提供免費的部落晚餐及營火晚會,也有各式熱鬧緊湊的精采表演。目前除了由族人組成的「三鶯樂團」之外,還有大學原住民社團、溪洲部落樂團的表演,另外包括「圖騰樂團」的主唱 Suming、「農村武裝青年」、「黑手那卡西」、「拷秋勤」以及「929」樂團主唱吳志寧,創作歌手阿焙等人,也都將到場獻聲相挺。

在這些精采的表演過程中,我們也將穿插來自各界捐贈的義賣及競拍。在此感謝包括侯孝賢導演、魏德聖導演、朱天心女士、林正盛導演、林靖傑導演、馬躍.比吼導演、李香秀導演、陳雪、胡淑雯、張鐵志、馬志翔、Suming、楊儒門……(持續募集中,不及備載請見諒)等人的慷慨相贈。

除了上述知名人士的捐贈物件,我們也歡迎所有支持三鶯部落自救會的朋友,提供各式物品贈予自救會,一本二手書也不嫌少,只要人到場不管出錢還是出物品,我們都將贈送摸彩券乙張,保證通通有獎!

文末的連結為三鶯部落交通方式,除了自行前往的朋友,我們當天也會從下午2點到4點每隔30分鐘,提供三鶯部落——鶯歌火車站的專車接送。另有需要住宿的朋友,可寫信至huizhenh@hotmail.com,留下連絡電話以方便我們統計人數。

更詳細的節目流程將於下週三(2009/1/14)之前公布,敬請期待。
【活動聯絡人】洪鳳琴(三鶯部落自救會發言人)0922-004969江一豪(三鶯部落自救會顧問)0933-016383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關於公共電視二三事] 韓國歹年冬鬥爭:媒體罷工潮力圖抵抗李明博政府的媒體私有化 by苦勞網


汝矣島國會大廈前抗議現場 (攝於2008/12/28)


最近韓國多個電視台工會陸陸續續掀起罷工潮,一波波集體行動炒熱了這項年底休會前翻修媒體相關法令議案。但是大多數平面媒體資訊裡,僅概略提到首先發難的MBC電視台如何應對大罷工後的節目開天窗狀況,或此次媒體法的修法項目,卻未進一步述及掀起這場大罷工波瀾的背後結構性動機。媒體大罷工、聖誕節前夕的國會立委暴力事件,以及全國媒體工會在國會大廈所在地汝矣島發起的抗議集會之間的密切關聯,共同呈現的反對媒體私有化與財閥化(chaebol)的鬥爭圖像。


這些表象的修法爭議之所以引起媒體業全面性大罷工,其脈絡無獨有偶,恰與台灣最近的「搶救公視」行動、擺脫政治控制相似,爭的同是媒體獨立、新聞自由。(最近與韓國朋友前往現場感受寒天人肉冰棒般的堅定抗爭,所以這篇整理文的資訊大致是綜合整理抗議現場資訊與韓國媒體報導。)


場內在野勢力封鎖現場‧場外工會罷工與市民抗議


汝矣島國會場外的群眾不畏寒風堅定的進行和平集會抗議,寒風中大家手持著蠟燭看板呼喊著「李明博的七大邪惡法案」、「文明的獨裁時代降臨」、「拒絕為財閥服務的惡法」,因風搖曳著的辣熱的點點燭光在惡冷的溫度裡,正如同在艱難的時局裡盡一切可能的掙扎抵抗。由於在野總席次不足(總席次299席中,大國家黨佔據了172席,民主黨83席)的無力情況,民主黨與民主勞動黨的國會立法委員們使出殺手鐧—封鎖所有進入國會議事堂的出入通道,不讓執政黨立法委員們進入會場,直至年底議案結束。然而,追溯這類看似匪夷所思的行徑,最近一次翻版拷貝正是大國家黨令人印象深刻的前車之鑑--六月會期,在未經朝野協商狀態下,以四道重鎖自封現場、不讓反對黨進入,而私自通過了高度爭議的韓美FTA協定。


七項媒體相關法令轉惡:岌岌可危的韓國媒體生態


目前韓國三大電視媒體分別是SBS,KBS與MBC。由於這三大電視公司SBC、KBS與MBC的公私持股結構中,SBC已全然私有化,KBS是較不受影響的公共電視台,MBC的結構則處於公/私股比例是七比三,且前些日子KBC的董事長才剛被裁撤換人,因此這次罷工行動中打頭陣的是MBC。


此次執政黨大國家黨計畫透過修改七項媒體與隱私權相關法令,漸進式全面私有化MBC與KBS2。翻修媒體相關法規過程中引起爭議的法案主要包括:解除長期以來限制報社兼掌電視台所有權的規定;提高持股公司資本額門檻--南韓現有的媒體法裡,規定私部門欲持有電視新聞頻道,門檻是公司資本額必須達到三兆韓圜(大約兩百三十萬美金);設置門檻的原意是為了防止媒體過度擴張氾濫,然而此次修法中,韓國國家通訊委員會(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版本建議提高持股公司資本額門檻至10兆韓圜,讓具備財閥經濟實力者才得以進場遊戲。一旦報社與大企業進入電視台產業,可持有股份最高達最高20% 。對於大國家黨提案全面私有化媒體市場,許多大財團顯然是其有力後盾且躍躍欲試。目前一個單一營運者市場佔有率不得超越五分之一,但大國家黨的提案中,將把這比率提升至三分之一高。

修法表象背後的隱藏政治動機--謀殺媒體民主


關於大國家黨的修法動機,出現幾個合理的政治陰謀論推測:一是先前美國牛肉爭議時,MBC曾播放過相關報導紀錄片,調查並揭露美國牛肉的問題。二是1997年與2002年兩度失守總統席位的大國家黨深知媒體作為政治攻防戰的關鍵前線。因而,進一步掌控新聞媒體成了此次修法背後隱而未顯的政治議程。除了試圖透過全面性私有化、掌控言論傾向以外;長期以來引領韓國保守界的三大龍頭報業—朝鮮日報、東亞日報與中央日報,被預料是此次媒體法攻防戰的贏家。目前朝鮮與中央日報都已各自開始營運有線頻道。一個不願具名的韓國通訊委員會資深委員表示,在新制底下,既有的平面媒體裡只有這三大報業有資格建立或取得電視頻道。


甚至,韓國國家通訊委員會宣布,為了刺激媒體產業成長,除了KBS1頻道以外,其他地面波頻道都應轉型為私營企業體。在其規劃下,KBS1將類同於BBC,而欲收看其他頻道,未來也許都須向韓國的電視用戶另外收取廣播接收費。MBC的私有化,正是私有化媒體市場的開端;上週韓國國家通訊委員會主委Choi See-joong甚至公開表示:「當下是MBC該決定他自己的未來方向,隨著媒體市場的全面重組,MBC有兩條路可走,要不就是完全轉為公共服務頻道,要不就成為完全的私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