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轉錄]單車道毀村事件

文/munch 四月 4, 2009 加到書籤或轉寄

一直覺得,單車道不該只是建設,而是一個文化深度的表現,以一種和緩的速度,遇見我們所疏忽的一切。於是騎車,不是道路本身,而是沿途的風景。但是幾年來,各地政府視單車道為減碳政績,甚至寄望在休閒增加觀光利益,於是為建而建,甚至舉著興建單車道的大旗,忽略人性中其他的必須。

桃園大漢溪河濱部落,見證一個粗暴的自行車道政策,為了興建車道,不惜拆毀整個部落,讓原本充滿溫馨的自行車道,沾染悲傷與橫暴的氣息。公視13頻道四月六日晚間十點播出「社區。自行車道」,探討社區與自行車道的關係,有興趣可以看看。

為了興建單車道,摧毀了原住民家園河濱部落存在大溪武嶺橋下已經二十餘年,居民佔據河岸地居住,有著都市原住民的辛酸故事,他們用著最隱匿的方式,自給自足的過著遊離都市的邊緣生活。這次為了一條單車道的興建,竟然拆除整個部落,更荒謬是,拆除的理由,是因為部落在自行車道兩旁,不甚美觀!高級的大官人啊!可知道美觀這二字多辛酸,對這群爬鷹架蓋大樓、年老無退休金、傷殘自己敷的原住民,在離開故鄉棲息城市邊緣之後,以工地拾回的木板搭建家園,如何要他們美觀?他們沒有歐式豪宅、庭園花園,但是種菜、種樹、種栗米所營造的田園景致,細膩觀察都充滿自然的美景,更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問題為了中產潔淨的虛假美觀,一切全拆。那麼新建的單車道,又創造了什麼美觀?新建的水泥車道,遠遠沿溪而來,在炎熱的陽光下格外耀眼,為了開路砍掉樹木,又在道路二旁種上植栽,那種無法長存,必須花錢一種再種的人工植栽。

官樣的自行車道,為建而建,一樣的建設思維放諸四方,只考慮造出一條自行車道,提供騎乘移動,卻沒想過自行車道親近社區的意義。自行車道通過部落並不衝突,甚至讓外來遊客親近都市原住民部落,成為一個溝通與相遇的通道。無論歇息,無論互動,有自然的景觀、有深刻的人文,會是一條多溫馨的自行車道。在國外,自行車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專用道,而是運用原有的自然道路,在細心規劃、明確指示,以及路權的相互尊重上,自行車可以四處遊走。那樣的精神,彰顯自行車運動的重要精神,簡易、安全、不破壞,它是一種行動的返古哲學,親近所有已存的事物,以緩速重新觀察我們的周遭事物,無需營造刻意的景觀。但是,這些意義全然不被思考,休閒思維主導一切,彷彿自行車道就得新造,讓興建自行車道,又成為預算消耗的項目。

河濱部落被拆,因為一條自行車道,極其荒謬。當流離失所的部落原住民,必須搭上帳蓬,過著不知未來的生活,無盡哀傷在這條車道串流,任何熱愛自行車的人士,都應深感痛惡,以和善的自行車道為名,毀掉一個部落。看著毀壞的部落上方,一棟耗費鉅資建起的原住民博物館,宣揚愛護原住民文化的精神,那是如何的矯情,以及諷刺。單車道毀村事件,無異是單車風潮中的崩壞趨勢,如果官方一再以興建單車道為名,破壞生態、自然,遺忘親近社區的意義。那麼,單車族該是挺身而出高聲抗議,不要這種暴力單車道,沒人願意騎在這種悲傷的道路上。本文轉載自「飄浪。島嶼」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