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轉貼]兼任文化殖民局的美術館-2009北美館策展規劃與反彈

破報
文/陳韋臻

就在2009年底《藝術家雜誌》選出「十大公辦好展」,北美館歡欣擁抱獨佔前五名敖頭地位的同時,由「蔡國強泡美術館」而來,長期藝文圈人士對台灣文化政策與北美館資源分配和商業操作的反彈聲浪,也明確被引爆開來。1月17日《Taipei Times》中,由David Frazier撰寫的報導〈美術館的處境〉(Plight at the museum),將台北副市長兼任文化局長李永萍和部分藝術家兩造說法並置,形成展覽策略的辨證,也暴露出近期藝術圈人士對於北美館現象的諸多不滿情緒,包括台北市文化局所謂藝文交流與商業邏輯的展覽策劃。如果說,《藝術家雜誌》2009年票選「十大公辦好展」,前五名皆由北美館包辦(包括「皮克斯動畫20年」、「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蔡國強泡美術館」等),卻同時遭到大量的批評反對,究竟反映出了何種文化現象?是台灣藝術家對蔡國強眼紅?還是北美館辦展策略上真的出現了難解的問題?

從〈美術館的處境〉一文出發

當台北副市長兼任文化局長李永萍與北美館館長(及未來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小韞聯成一線,在〈美術館的處境〉文中,前一位表示要由「美國價值」(American standards)轉為「中國價值」,並進行兩岸文化交流的文化政策;謝小韞則貼上去表示,北美館服膺於政府的兩岸文化交流政策,從去年開始開放中國美術館與藝術家的交流。

由此,形成2009年北美館投資大量預算與開放多檔展覽給中國藝術家的現象,從「生命之渺-方力鈞創作25年展」、「蔡國強泡美術館」(本展跨至2010年,在北美館館方說法屬於2010年的展覽)、「上海故事:上海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等三檔大展,以及2011年預計邀請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個展。然而就在李永萍與謝小韞清楚表示了文化政策後,記者再致電詢問北美館發言人盧立偉時,他卻表示:「中國當代藝術與特展進入北美館的部份,館內並不會自認要朝這兩個方向走...外界關心這個問題很自然,我自己在這個圈子很長時間,我也可以理解,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盧立偉列舉了未來一年內北美館規劃的展覽,包括陳界仁回顧展、莊普回顧展、費城美術館收藏展、高更展,以及以色列藝術家亞剛(Yaacov Agam)等,證明北美館並未厚此(中)薄彼(台)。至於已經來北美館場勘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個展呢?盧立偉迴避說:「艾未未那是後年底(誤:明年底)的事情,現在還言之過早。」至於〈美術館的處境〉文中提及,北美館一年讓出兩檔展期,一為中國藝術家個展,一為中國藝術家聯展的規劃,盧立偉則強調:「原則上至多一檔,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到底有沒有因為辦中國藝術家的展覽,而排擠到台灣藝術的表現空間,我們認為還好......」

資源分配不均加上使用不當=藝文界大逆襲

無論是李永萍與謝小韞認為台灣文化策略應該與中國保持規律性的交易,或者盧立偉所言「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至少在策展經費的使用上,輕易就可以探查出當中的嚴重不均。單就名列「十大公辦好展」前五名的辦展金額,以前兩名「皮克斯動畫20年」與「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合計約一億兩千萬,蔡國強8000萬和方力鈞近1000萬合計約9000萬第五名的「叛離異相:後台北畫派」展出經費只有約四百萬元,即使是所謂「歷次經費最高」的2008年台北雙年展,3400萬的經費也不及蔡國強或龐畢度展的一半。這也是為何會產生質疑北美館是否願意花同樣經費去捧一名台灣藝術家之因。

然而,真正向下探究,問題癥結並非出在中國或台灣(或者國際知名美術館品牌)的資金流向及選擇。國際展在花費上所費不貲,大半原因出自展品的跨國運送上,然而接下來該面對的問題是,包括大型國際藝術展,斥資大把經費的大型特展,究竟引入台灣民眾何種對於藝術的想像和接觸。

除了〈美術館的處境〉中引用的姚瑞中與楊俊等人提出的批評,藝術家兼策展人王俊傑在接受記者訪問時,率先表示,最近關於北美館的爭議,是出在北美館的「專業性」低落,「你今天如果在專業角度,展出什麼作品或做什麼研究,只要講的清楚,展什麼都可以...如果你今天是用專業性、學術性的角度,說出個道理,那就是負責。」類似的看法,藝術家陳界仁認為,台灣當代藝術界的反彈,有大半問題是在質疑,北美館投入大量資金去換取一檔接一檔的大型展覽,然而卻視文化與知識生產職責為無物,「像世外桃源本身是龐畢度很糟的一個展覽!這是文化政策的問題,從北美館年度展覽規劃來看,真正關切文化生產或知識生產的展覽太少,比例嚴重失衡了。」

北美館藝術殖民加盟店

倘若李永萍與謝小韞認為,當前北美館的策略是「國際間文化交流」,是否相對意味著台灣藝術界的反彈是「鎖國心態」?這種解讀恐怕是種過於簡單的對立詮釋,也是將台北市文化局與北美館「國際間文化交流」此說詞賦予太強大的正當防衛意義。

綜觀北美館歷次大型國際展,在所謂國際化與文化交流政策底下,無論是館對館交換展品或者直接引進國外大型展覽,至少在台灣民眾看見的多是一種直接移植搬進美術館中的展覽,所謂「策展人」甚至無需飛來台灣走入館內觀看展覽空間條件,就可以決定展場的設計與擺設,遑論交流與理解;理所當然,台灣觀眾眼見的,也就是一個斷裂的藝術奇觀。整個情境讓人想起二次大戰後以電視影像文化籠罩第三世界(包括台灣)的文化帝國主義,連現今某些跨國企業會奸詐採用的「在地性」行銷策略都拋諸後腦,唯一與台灣在地有關的大概就是Open小將陪你看蔡國強,以及越來越多的影視圈名人代言一成不變的展覽內容。

起源於1993年《中國時報》開始向國外博物館借展的操作,演變至今成為眼下常見簡單移植的展覽,並逐漸養出了越來越多台灣民眾靠口碑與名氣選展覽的習慣,說到底,這恐怕是台灣美術館(不只北美館)最大的教育貢獻;我們知道了安迪沃荷、米勒、梵谷還有蔡國強,也像是走進了奧塞美術館、大英博物館、龐畢度藝術中心,但我們卻看不到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當前學術研究,更不知道當下各國藝術的真實發展現況而愈多的民眾衝著名氣走入美術館,則迴圈地繼續豢養美術館以參展人數和藝術家名聲為辦展依歸的走向,連「十大公辦好展」前五名(除了第四名方力鈞由於不收門票費之外),根本就是2009北美館參觀民眾總人數大排名。

王俊傑在提及美術館國際化的問題時,表示:「美術館管理機制要去定義與國際接軌、國際化到底是什麼。國際雙年展某種程度也是大拜拜,如果是學術性的展覽,你必須要讓民眾知道位何要引進這位國外藝術家...並不是這個人紅就展這個東西。」陳界仁則對此表示:「台灣在做這些文化交流時,並沒有詢問專業的意見,文化交流首先必須是個知識的交換和流通,但在台灣則是商業操作...我們主動去辦一個展覽,深度到底在不在?...連我在跟北美館諮詢委員們溝通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根本聽不懂!」

先忽略為何一個政府政策走向可以直接影響美術館展覽規劃專業的問題,當美術館釋出一檔一檔的展出空間,投入大量資金引入國際與中國的藝術展時,在李永萍的口中是「去美國化」,與國際潮流同合轉向「中國價值」,然而就連她所謂的「中國價值」,恐怕也是經過西方藝術市場點頭之後的商品價值,並非真正在中國探究社會現象的那些藝術發展,而是在西方世界火紅後四處拍賣世界競相搜購的「中國熱」藝術家。陳界仁就直接表示:「這些人本來就是最崇拜西方中心,現在轉為中國,但這些中國也不是真實的中國,只是很紅的藝術家...中國有很多藝術家是在談論城鄉、移工、煤坑的問題,比較不容易被西方世界理解...我們是在找明星,而這些明星又是取決於西方紅不紅、商業市場大不大...這基本上還是西方中心。」

在政府官員底下,相較於美國價值似乎較為政治正確的中國價值,窮究到底都還是一種明星藝術家與名牌美術館的文化殖民與權力崇拜時,美術館到底生產了什麼文化價值可是顯而易見。這些文化價值又回歸到與民間單位合作辦展的世界之中,無論方力鈞或蔡國強背後都是由台灣畫廊撐腰,所謂的中國價值,只怕換算出來的其實是藝術市場的作品價碼,而美術館依舊只會開心地向媒體報導新一檔特展的參觀人數。

-----

延伸閱讀 Plight at the museum

編按:
在Plight at the museum文中
台北國文化殖民局長李永萍提到
"台灣的未來繁榮依賴於兩 文化和經濟一體化與中國,
台灣的未來 聯繫到其競爭優勢在更大的中國市場。 "
假使文化機構的主掌者
都這麼輕率的將藝術和文化
放在市場經濟價值地秤錘上衡量
那麼快速的失衡傾斜也是可以想見的

另外李永萍也說
他認為這些人是因為支持台灣獨立
所以他們感到不安
這是何等的帽子與過度簡單的二元劃分
要知道 中國一樣有與台灣關心弱勢的藝術家
何以北美館選擇的是已經在國際上大紅大紫的中國藝術家
而不是選擇一個 同樣能反映出
台灣和中國社會所共有的某種問題的藝術

讓我們隨便舉出李永萍在這篇文章的第n+1個可笑之處吧
"我認為他們是支持文化保護主義,"她說。
"文化保護主義和經濟保護主義是相同的。
一旦你採取保護主義,你不再具有競爭力。
當你沒有競爭力,你死了。"
又是再一次的將經濟與文化作為類比
要知道 如果真的要以所謂的市場價值來衡量文化的一切
那麼世界上的語言 文字 生活方式和地方特色早該消失
那麼 爲了挽救我們"不成才"的台灣藝術界
是否下一步驟 必須要來簽一份藝術ECFA??

所以 大家來幫"北美館"想一個新的全名吧
本站的建議是
台北國文化失憶委員會轄屬文化殖民局之誠品北美自由經濟貿易協定美術精緻禮品館 簡稱北美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