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關於公共電視二三事] 韓國歹年冬鬥爭:媒體罷工潮力圖抵抗李明博政府的媒體私有化 by苦勞網


汝矣島國會大廈前抗議現場 (攝於2008/12/28)


最近韓國多個電視台工會陸陸續續掀起罷工潮,一波波集體行動炒熱了這項年底休會前翻修媒體相關法令議案。但是大多數平面媒體資訊裡,僅概略提到首先發難的MBC電視台如何應對大罷工後的節目開天窗狀況,或此次媒體法的修法項目,卻未進一步述及掀起這場大罷工波瀾的背後結構性動機。媒體大罷工、聖誕節前夕的國會立委暴力事件,以及全國媒體工會在國會大廈所在地汝矣島發起的抗議集會之間的密切關聯,共同呈現的反對媒體私有化與財閥化(chaebol)的鬥爭圖像。


這些表象的修法爭議之所以引起媒體業全面性大罷工,其脈絡無獨有偶,恰與台灣最近的「搶救公視」行動、擺脫政治控制相似,爭的同是媒體獨立、新聞自由。(最近與韓國朋友前往現場感受寒天人肉冰棒般的堅定抗爭,所以這篇整理文的資訊大致是綜合整理抗議現場資訊與韓國媒體報導。)


場內在野勢力封鎖現場‧場外工會罷工與市民抗議


汝矣島國會場外的群眾不畏寒風堅定的進行和平集會抗議,寒風中大家手持著蠟燭看板呼喊著「李明博的七大邪惡法案」、「文明的獨裁時代降臨」、「拒絕為財閥服務的惡法」,因風搖曳著的辣熱的點點燭光在惡冷的溫度裡,正如同在艱難的時局裡盡一切可能的掙扎抵抗。由於在野總席次不足(總席次299席中,大國家黨佔據了172席,民主黨83席)的無力情況,民主黨與民主勞動黨的國會立法委員們使出殺手鐧—封鎖所有進入國會議事堂的出入通道,不讓執政黨立法委員們進入會場,直至年底議案結束。然而,追溯這類看似匪夷所思的行徑,最近一次翻版拷貝正是大國家黨令人印象深刻的前車之鑑--六月會期,在未經朝野協商狀態下,以四道重鎖自封現場、不讓反對黨進入,而私自通過了高度爭議的韓美FTA協定。


七項媒體相關法令轉惡:岌岌可危的韓國媒體生態


目前韓國三大電視媒體分別是SBS,KBS與MBC。由於這三大電視公司SBC、KBS與MBC的公私持股結構中,SBC已全然私有化,KBS是較不受影響的公共電視台,MBC的結構則處於公/私股比例是七比三,且前些日子KBC的董事長才剛被裁撤換人,因此這次罷工行動中打頭陣的是MBC。


此次執政黨大國家黨計畫透過修改七項媒體與隱私權相關法令,漸進式全面私有化MBC與KBS2。翻修媒體相關法規過程中引起爭議的法案主要包括:解除長期以來限制報社兼掌電視台所有權的規定;提高持股公司資本額門檻--南韓現有的媒體法裡,規定私部門欲持有電視新聞頻道,門檻是公司資本額必須達到三兆韓圜(大約兩百三十萬美金);設置門檻的原意是為了防止媒體過度擴張氾濫,然而此次修法中,韓國國家通訊委員會(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版本建議提高持股公司資本額門檻至10兆韓圜,讓具備財閥經濟實力者才得以進場遊戲。一旦報社與大企業進入電視台產業,可持有股份最高達最高20% 。對於大國家黨提案全面私有化媒體市場,許多大財團顯然是其有力後盾且躍躍欲試。目前一個單一營運者市場佔有率不得超越五分之一,但大國家黨的提案中,將把這比率提升至三分之一高。

修法表象背後的隱藏政治動機--謀殺媒體民主


關於大國家黨的修法動機,出現幾個合理的政治陰謀論推測:一是先前美國牛肉爭議時,MBC曾播放過相關報導紀錄片,調查並揭露美國牛肉的問題。二是1997年與2002年兩度失守總統席位的大國家黨深知媒體作為政治攻防戰的關鍵前線。因而,進一步掌控新聞媒體成了此次修法背後隱而未顯的政治議程。除了試圖透過全面性私有化、掌控言論傾向以外;長期以來引領韓國保守界的三大龍頭報業—朝鮮日報、東亞日報與中央日報,被預料是此次媒體法攻防戰的贏家。目前朝鮮與中央日報都已各自開始營運有線頻道。一個不願具名的韓國通訊委員會資深委員表示,在新制底下,既有的平面媒體裡只有這三大報業有資格建立或取得電視頻道。


甚至,韓國國家通訊委員會宣布,為了刺激媒體產業成長,除了KBS1頻道以外,其他地面波頻道都應轉型為私營企業體。在其規劃下,KBS1將類同於BBC,而欲收看其他頻道,未來也許都須向韓國的電視用戶另外收取廣播接收費。MBC的私有化,正是私有化媒體市場的開端;上週韓國國家通訊委員會主委Choi See-joong甚至公開表示:「當下是MBC該決定他自己的未來方向,隨著媒體市場的全面重組,MBC有兩條路可走,要不就是完全轉為公共服務頻道,要不就成為完全的私人企業」。


沒有留言: